当前,高耗低效的生产和用肥方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农资行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待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营养全面、肥效更高、省肥环保的缓控释肥、硝基肥、水溶肥、生物肥、叶面肥、液体肥等新型肥料将成为市场新宠,随之而来的是新型肥料行业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作为一家专注于新型肥料的农资企业,中美诺威特生物营养(湖北)有限公司在行业盘整期走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发展之路。
进口肥技术本土化落地
中美诺威特生物营养(湖北)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于武汉,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农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企业,专注于作物真增产,提高作物抗逆性,降低种植风险。
谈到公司成立的初衷,诺威特副总经理伍华告诉记者,湖北地区曾普遍缺硼,导致农民种出来的作物只开花不结果。那时,国内对于中微量元素的认识还不够重视,为了解决缺硼症,农民只能购买昂贵的进口硼肥。后来,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些教授注意到这一问题,主动请缨对硼肥生产技术进行攻关,最终研发出与国际水平相当但价格只有进口肥一半的优质硼肥产品,在保障作物产量、质量、品质不下降的前提下,为广大农民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受到这件事的感召,诺威特总经理汪文波主动找到华中农大的研发团队,使诺威特在最初发展中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积累了宝贵的研发与生产经验,同时奠定了坚持本土化生产的企业理念。伍华介绍说,在诺威特最初涉足农资领域时,湖北地区的农资市场几乎被杜邦、拜耳、先正达、陶氏益农、巴斯夫等进口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跨国公司的研发能力和专利数量,令当时国内的农资企业非常羡慕。然而,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化工行业经历十余年卧薪尝胆,终于使国产肥在技术与研发层面与国外的差距逐步缩小,并最终通过过硬的品质和公道的价格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
伍华告诉记者,虽然国内化肥企业在产能和生产研发方面已经后来居上,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外的一些种植技术和营养应用理念,依然领先于中国。诺威特在最初代理多个国家的进口肥料时,便有意识地引进一些与肥料相关的配套技术。伍华特别强调说:“我们的引进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最终实现肥料技术的本土化,使农民在享受到优质肥料的同时,还能享受优惠的价格。”
据了解,早在2010年,诺威特引进吸收并最终国产化生产的纯天然植物强壮剂“穗满多”和“粒粒媚”,便实现了单品突破2000万的销售佳绩。2015年,诺威特又与合肥中海农用物资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在中海的支持下致力于全球化的农业资源整合。伍华介绍说,2016年初,诺威特从国外引进了十八烯酸植物油派米瑞,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款作物深度护理产品,以其“渗透封杀效果增倍”和“对农药、叶面肥、调节剂多重增效”的特性,形成了水稻、柑橘、木瓜等多种作物的纵向药肥一体化管理方案,在国内粮食、水果主产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目前,中美诺威特在农业部已取得25项产品登记,与美国布兰特、西班牙海菲、美国肥必施、河北领先、印尼绿木等海内外著名企业均建立了原料、品牌、技术等多样化的深度合作模式,自主产品涵盖天然植物强壮剂、腐植酸系列、氨基酸系列、海藻酸等系列水溶肥以及颗粒功能性产品,门类齐全,技术领先。
以农民需求为企业追求
农业是一个有情怀的产业,诺威特则是一家有情怀的农资企业。在采访过程中,伍华向记者说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往事。一次下乡考察,他与一位种植大户共进晚餐。席间,诺威特的一位员工感慨说:“现在的农资企业真是难,人力、运输、原料,各种成本都在上升,只有肥料的价格不升反降。”
种植大户闻言后所说的话,令伍华和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撼。他对众人说,企业再难,也没有农民难。农民种地,从使用种子、化肥、农药起就开始承担风险,担惊受怕就怕买到假货,就算买到了真货,在药肥的施用方面也要自己承担后果。此外,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就算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种出来的东西产量高、品质好,也还是要经受市场风险的考验。
伍华表示,从那时起,诺威特便确立了一个准则,即所有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环节,均要围绕农民的需求来做。首先,诺威特代理和生产的农资产品全部保证货真价实;其次,在产品的施用方面尽可能做到流程简单、易操作;再次,诺威特的研发生产团队对每一款产品都倾注匠心,通过增加功能性营养和助剂,增强作物对恶劣天气或环境的抗性。
面对当前农资行业“去产能,调结构”的形势,诺威特始终不忘初心,以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聚焦区域,聚焦作物,聚焦单品,集中力量引进和研发优质的肥料与农药产品。伍华介绍说,在诺威特成立之初,便确立了聚焦作物的战略。公司以油菜和棉花为突破口,以优质的营养单品肥为基础,科学合理地添加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助剂,通过单品携带营养方案的方式,打开了市场。伍华表示,诺威特的每一款产品都以健康的营养功能为基础,并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功能性营养的添加。其中,应用技术的简便化是产品的第一个附加价值,而提高作物抗性是第二个附加价值。
针对如何帮助农民抵御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问题,伍华表示,诺威特在向国外先进农化企业学习时发现,助剂对于肥料提质增效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也是增强作物抗病性与抗逆性的关键所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肥料与农药的差异性,很多助剂的兼容性并不足以满足药肥一体化的要求。为了解决助剂在药肥之间的兼容性,诺威特从国外引入了一款油性制剂,具有良好的亲水和亲油性,无毒害作用且持效期长。叶面喷施时,不仅可提高杀菌杀虫效果,也可以增强叶面肥调节剂的功效。
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伍华认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单纯幻想通过农药来控制病虫害无疑是异想天开,因为害虫的抗药性周期越来越短。在作物营养方案中,应注重营养的均衡,通过全面的营养补充增强植物自身的抵抗力,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在农化服务方面,诺威特通过开设农技讲堂以及进行田间指导来帮助农民施好肥,种好地。此外,据伍华介绍,诺威特在防治柑橘病害时特意开发了一款手机APP软件。农民通过手机登陆软件,便可以及时将柑橘发生的各种病害以图片的形式发布到平台上,并获得农化服务专家的科学指导。通过这一便捷的方式,诺威特成功地将许多农民变成了忠实的“粉丝”。
新型肥料创新永无止境
近年来,新型肥料概念炒作愈演愈烈,然而许多产品的创新实际上只是“换汤不换药”。伍华指出,说到新型肥料,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即农业现代化。由于技术从诞生到实际应用总是有一定的间隔,农业技术的发展因此有一定的滞后性。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来说就是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农业。同理,新型肥料就是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肥料。伍华解释说:“新型肥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例如,很多年前,缓控释肥是新型肥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不再神秘,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将它视为新型肥料了。”
从功能上来看,传统化肥解决的是作物普通的营养需求,而新型肥料所解决的一定是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对此,伍华举例说:“氮、磷、钾是水稻生长所必需三种大量元素,施用普通化肥即可满足。但在水稻进入分蘖期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分蘖营养、早穗分化、低温抗性、病虫害抗性等问题都是普通化肥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用到具有各种功能性的新型肥料。”
关于新型肥料未来的发展,汪文波表示,新型肥料市场的更迭换代非常快,复合肥料的今天很快就会成为众多特种肥料的明天。中国的肥料发展这么多年,新型肥料发展就是十多年的时间,所谓新型肥料就是通过一些专家的呼吁把一些很优秀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我们作为小型生产企业,要做出自身的产品特色,通过突出产品的功能性来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另外,在推广方面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通过市场细分,诺威特已经成功地切分出另外一个市场,通过聚焦区域市场,从农资链条的立体结构中获得了不错的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