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根力多书写扶贫新篇章

□《中国农资》记者 高 远

根力多给环卫工人送爱心。
根力多引导农民参与合作社。
根力多“自学助学”工程资助贫困大学生。
根力多规划建设世界土壤博览园,此为效果图。

    6月16日,河北威县。在34摄氏度的高温下,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临邑县鑫农农资为当地环卫部门捐赠马甲、毛巾、帽子等爱心物资,在酷暑炎炎的夏日为环卫工人带去一片阴凉。

    威县是根力多总公司的所在地,就在这里,根力多将扶贫网络辐射到四面八方。公司董事长王淑平曾表示,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根力多股份作为一家涉农企业,有责任利用自身的产品、技术、服务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在企业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回报社会。而根力多一直也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肩负责任,回报社会。

    ■ | 探索“根力多扶贫模式”

    “企业的立根之本是社会责任的承担”,基于这种信念,根力多股份在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奋勇前行。“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王淑平在讲到扶贫方式时说:“以往从‘服务’的角度帮助农民脱贫,可事实证明行不通,农民并不知道企业在做什么。”根力多股份从实际出发,探索创新了利益联结的“根力多扶贫模式”,即以集体整合土地、企业规模经营、农户入股分红、溢出效益共享为核心,带动河北省32村536户1016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素有“冀南棉海”之称的威县,在棉花经济效益低迷、广袤土地资源得不到很好利用的状况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王淑平示范建设“遥阳高标准”设施大棚,通过让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并种植葡萄、樱桃小西红柿、黄瓜等果蔬的方式,利用科学合理的先进栽培技术提升果品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此带动威县结构调整,探索实施棉改果,建设“三带一园”循环经济带,即林果产业带、蔬菜产业带、畜牧养殖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从陆地种植到高标准的设施种植,根力多带领贫困户从产业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升级等方面入手,实实在在帮助老百姓实现脱贫,彰显了一个民营企业的担当和奋进。

    ■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根力多扶贫模式的核心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取“整合土地、规模经营、农户无忧得金、农民务工拿薪、溢出效益共享”的方式,点好“两睛”。即投巨资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晟熙休闲观光示范园及世界土壤博览园,领办十里荷塘打造龙身,美丽乡村,为威县城市名片添彩,主要规划为:

    首先,投巨资搞基础建设。公司在威县大葛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投资1600万元,建设占地50余亩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中心内建有农民科技馆一座,双层充气膜温棚6栋、冷棚2栋,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这些现代化农业设施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智能控温,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应用,灌溉与施肥为一体。根系密度大,水分调控容易。能增加施肥目的性可溶性,避免肥效延迟和养分流失,从而达到提高品质、提高产量的目的。积极贯彻和落实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方针,充分带动威县“三带三园”产业布局新发展,按照“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具体做法,引领陆地种植到设施,引领种植发展变革,做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引领者。实现了以高科技为纽带,以示范引领为抓手,提升产业扶贫的精准度和带动性。

    其次,超常投资建设。以土壤研究领域标志性景点为目标集休闲观光旅游、现代农业示范、高效绿色生产、孝道传承及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等于一体的晟熙农业科技公司和世界土壤博览园。一期投资完成3500万元。项目坐落在威县固献乡。二期投资5亿元,建设集研究、观光、会议、考察、娱乐、休闲、养生、养老、餐饮、商业、度假、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为发展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奔小康,也是发展旅游经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的重大突破。被河北省副省长沈小平称赞的“十里荷塘”是公司领办打造的另一个亮点,占地百余亩,投资500万元。

    目前绿荷浮上水面,一派盛景再现,对陶冶贫困县农民情操,振奋精神脱贫,真做实干奔小康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至此,龙身已就,两睛发光,产业脱贫指日可待。

    最后,三份收益增收入。公司所占用土地均为当地农民的承包土地,每年每亩付给群众一千余元租金;吸纳土地流转的农民到公司上班,每月可领取两千多元工资;公司年终对员工进行目标考核奖励,对农户实施土地二次返利,人均年收入可达到3万元。

    公司实施这些规划近三年多来,多个项目均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效,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多元化。目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已达到二百多个,带动和辐射近千人找到就业岗位学到一技之长,有力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根力多公司精准扶贫的体会是:顺势而为抓合作,示范、组织、培育引领农民参与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发展精致、多元农业,构建以品牌为纽带、以标准为基础的发展路径,把资本运作、信用合作嫁接于农民合作社,发展“三品一标”,同时植入溯农质量追溯体系,即:引导农民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并以河北、邢台、威县为产品地理标志,充分带动县三带三园布局新发展。本着“农科先锋、农服典范”的精气神,引领现代种植发展的改革,做精准扶贫的领头雁。

    ■ | 书写大爱无疆新篇章

    在更遥远的地方,虽然根力多无法启动更大规模的扶贫工程,但是公司依然坚持“感恩之心做人,报恩之心做事”的企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最终成为了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无论在产品生产推广上,还是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感恩文化渗透于每一个细节,重塑着每一位员工的信仰和灵魂,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从威县再到邢台再到河北,又从河北辐射到全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根力多的故事。

    千里送耧车——根力多工作人员在廊坊市香河县五百户乡前楼村回访时,发现当地农民施肥时都是撒在土壤表面,这样做化肥得不到较好的溶解,肥料利用率低不说,更重要的是氮肥蒸发时散出的气体,会影响到棚室的环境,危及蔬菜成长和质量。为此,根力多公司专门到机械厂利用耧车原理改造并赶制出了手扶式施肥机,节日前夕顾不上休息,赶赴廊坊将载着深情厚谊的耧车送到了农民手中。

    万元救助四胞胎——2011年,家住贺钊乡贺陈村的许丽在邢台人民医院顺利诞下四胞胎。四胞胎的自然受孕概率只有50万分之一,这样幸运的事情发生在贺勇的家庭,却让这个家庭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巨额的医护费用让全家一筹莫展。根力多雪中送炭,送来了救助金。

    自学助学——通过共青团邢台市委,根力多每年都会进行“圆梦农业大学”捐助活动,向学生们发放助学金。

    公益安装路灯、太阳能再到赈灾支援汶川重建等等,根力多的故事还有很多,而根力多新的故事正在书写……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