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鄂中生态工程建成 磷复肥行业首块样板环保生态园区


    本报讯 5月,走进占地1200亩的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水共青天的鄂中生态湖,面积2.5公顷,湖面碧绿浮莲,四周青翠欲滴,整个生态园区随处可见绿树、青草、花卉,两座高118米,直径20米的磷化工高塔不停歇冒出的不是烟尘,而是微弱的热气,园区内的复合肥、硫酸、磷铵等厂都在正常运行,嗅不到一点异样的化工气味。生态园区周围500平方公里内水源,作物庄稼无污染,绿树成荫。附近的吉庆、浰河两村村民的柑橘、葡萄园生长青绿,吉庆村村民刘传余说:“这都是鄂中生态工程近年来环境治理的结果!”

    鄂中生态工程先后投资5亿元,对“三废”及硫酸尾渣等进行了综合环保整治。目前,废热利用率达100%,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80%,废水、废气实现了零排放和达标排放。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企业环境监测工作站,配备环境监测仪器50多台套,每天实时在线监测处PM2.5、PM10、SO2、NOX、CO、O3等9项污染物指标,有针对性的组织生产以减少环境空气污染。对生产区域“三废”及硫酸尾渣等采样分析,实时监测,循环再利用,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降低成本达到1亿元。

    鄂中生态工程对绿色生态发展的“匠人精神”是一种专注,一种特有的执着和关注,“匠心”地把绿色环保生态融进了血液里,渗透到了思想理念中,在实践中持久地坚持创新。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董事长杨才超说:“企业环保治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坚决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治理好环保生态园区和各分(子)公司,为与天地同和谐共美丽的责任担当而奋斗前行。”在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方面,董事长杨才超这样阐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如果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圆心,圆弧的起点就是资源,依次是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终点再会到再生资源,对于一个农资制造企业来说,没有绝对的废弃物,关键在于如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鄂中生态工程匠心独具地发展循环经济,将企业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营养师”或投入原料,彼此间互补共享共利用,构成了互相依存,相互补充的生态圈层。过去,公司将硫酸线产生的磷石膏废渣堆放到专门的填埋场,现在作为副产品卖给钢铁厂、水泥厂、新型建材厂作为原料使用。在磷酸工段新上氟回收装置,对磷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气回收成市场畅销的氟水,仅此一项,企业增效近千万元。公司在创业之初就配套建立起一台3MW汽轮发电机组,之后又在宜昌分公司、总部生态园硫酸厂配套两台6MW汽轮发电机组,近年来投资5000多万元新上背压式发电机组,将硫酸的余热蒸汽用来发电,通过发电减温减压后再用于磷铵生产,硫酸的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由一次变成两次循环。15年来共发电5亿千瓦时,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为阻断污水下江入河,公司各分(子)公司、分厂都根据自己的废水排放量,建立废水蓄水池,蓄水池平时将生产用的废水、雨水收集起来之后再经过处理进入管网、冷却塔,又重新循环回到生产线上。15年来,鄂中生态园区生态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废料循环利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生态圈层的循环套用。

(郑 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