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工业反哺农业的概念,但是工业反哺农业不如工业和农业融合更加有效。从世界范围看,国家都在用工业发展的成果补贴着农业发展。但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所以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越是这样,国家对农业越不敢怠慢,农业稳定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工业反哺农业效果不明显,那么工业和农业融合可能是解决农业生产危机的突破口。之前讨论过,用工业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是不行的,那么采用从工业需求出发,向农业生产渗透,逐步将两个产业融合。过去农业生产是工业的基础,现在就要求农业的发展要融进工业开发中去,工业开发一样要渗透到农业生产中。未来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是一体的、同步的,相互考虑生产特性,合理布局。
工业反哺农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是未必是唯一结果。所以在现阶段,工农业反哺效果不明显,反倒是工农业成为了对立面。这样伤害的不是某一个产业,而是工农业同时受到伤害,进一步说是相关的从业人员直接受到影响。
过去,一说到环境保护,大家都想到工业污染。在工业发展到某个水平后,其实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工业所占比重反倒没有农业污染比重大。这时候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积累的经验、技术、资金用于农业污染整治,将是社会发展必然之路。
90年代,我国陆陆续续培养了大量农业环保人才,但是工业环境整治仍然是主力,所以农业环保整治相对落后。可是从近些年政策观察,农业面源污染逐渐被相关部门重视,农业环境整治走进公众视线,充分体现了工业和农业产业融合的结果。
在农业产业中没有废料,没有垃圾,最终都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就算在工业行业解决不了的废弃物,用农业资源利用的思维,就变成了一物多用的宝贝。所以工业和农业不能是简单用金钱反哺,要有思维的互补,更要用农业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来解决工业中问题,同时也要用工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来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
从大农业角度思考,农林草海沙,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农业发展绝不是工业反哺可以解决的,更多还是要实现工业和农业的产业融合,相互渗透,协同发展,伤害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不能长久。农业的发展要适应工业提出的新需求,农业也未必要等待工业的怜悯。工业发展向农业生产提出新要求,工农业同步发展、共同发展、协同发展远比工业反哺农业的思维更符合现阶段的社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