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5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化服务转型要实现“三赢”

□ 孙继平

    转型升级是近几年的流行词汇,从国家工业4.0时代到化肥行业倡导的零增长,再到各个农资企业审时度势提出或执行的各种方针政策,大多和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为什么要转型升级?因为现在农资行业竞争更加残酷,再不改变以后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产品不好卖了怎么办——推陈出新。新产品难被接受怎么办——引入农化服务,以服务带动销售。农化服务会是终极的手段或方法吗?从中国农业现状、行业群体特点、国家政策及农资企业定位发展来看,农化服务现阶段不可或缺,而且在将来承载的内容更加广阔。

    农化服务承载农资产品的流通过程。农资产品属性是投资品,如何让农民用得好,经销商卖得放心,这就是农化服务的基本功能。而现阶段的功能,很多企业都已全面发挥,层次程度略有高低,但延续基本功能的能力不强,无法在将来有所成就。只有转型升级这条出路,将农化服务的全面性、特殊性、排他性充分发挥,将“服务”二字的外在与内在充分融合,体现企业的责任心、使命感。

    农化服务的全面性体现在对待相关产品、农作物上,全系产品的功能定位、目标经济作物的品类细分、植物营养理论需求与现实成本的无缝对接、高大上还是接地气。农化服务的全面性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线资源的审时度势。

    所谓特殊性,强调企业优势及农化服务针对性,农业因影响因素众多,不像工业产品或快速消费品可以准备衡量。企业优势产品是哪些,单一产品支持或百花齐放,总有个长处与短板,农化服务的特殊性也就在于根据不同情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找准核心,解决问题只是基本层面,实现企业、经销商、种植者的三赢才是最终目的。

    农化服务政府层面在做,各个地方的农技推广中心、经销商、零售商也可以做,因为农化服务能给他们带来政绩或销量。企业也在做,但难度是最大的,有权威但也饱受质疑。要排他就得在这些不同形式的服务中让市场做出选择,正因为难度大,也就要求企业农化服务站得高度更高,涉及的因素更多,久而久之企业的农化服务必将是最专业,也最受种植者欢迎的形式之一。

    农化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转型升级的路就像在爬60度的坡,还没有到达一马平川的地步。既然这样,就抱定破茧化蝶的信心,勇往直前,用行动和结果给这个变化的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