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产钾肥产量稳步上升 多元需求改变供给格局
——中国钾盐钾肥行业第十届年会暨分会三届三次会长工作会侧记
□《中国农资》记者 胡泓林

    3月15-17日,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主办的“中国钾盐钾肥行业第十届年会暨分会三届三次会长工作会”在天津召开。会议深入剖析了2016 年钾盐钾肥行业运行情况,并根据钾肥行业的发展轨迹对2017 年行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预测。

    2016年国产钾肥自给率达60%

    “2016年在国家取消各项优惠政策、调整铁路运费、公路限超的情况下,钾肥产量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钾肥自给率达到了近60%。”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指出,2016年国内钾肥行业全年取得了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利润近24亿元的优良成绩,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中国钾盐钾肥行业分会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至今,我国钾肥产能年增长率为17.3%。2016年全国资源型钾肥产量578.3万吨(折K2O),与2015年相比提高1.2%,自给率也进一步提升,基本达到60%。就开发规模来说,氯化钾开发总规模达到803万吨,且产能超过100万吨的企业有2个,合计产能600万吨,占总产能的74.7%,比2010年提高36.3个百分点。总体来说,企业的产能集中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副秘书长周月表示,2016年1-3季度,氯化钾市场整体呈现稳中趋跌的走势,上半年虽然有春季和夏秋备肥,但由于化肥市场整体不景气,市场用肥明显缩减,价格持续走跌。从四季度开始,受青海运输限制及港口货源供应紧张等市场因素拉动,钾肥价格出现100-300元/吨的上调,年底涨幅放缓。硫酸钾2016年形势与氯化钾相似,前三季度现稳中趋跌,四季度开始,受氯化钾原料供应紧张影响,年底价格快速回暖,涨幅在200-300元/吨。2016年尽管我国钾肥产量增加,但由于进口减少,供应量同比下降,供需平衡比上年收窄。

    据了解,2016年我国全年累计进口钾肥697.8万吨,其中氯化钾进口量为681.9万吨,出口量为29.4万吨。受国际钾肥价格下跌和国内化肥需求减少的双重影响,我国氯化钾进口量较去年大幅下跌,跌幅27%;氯化钾出口量同比增加了7.6%,几乎全部以免税方式出口,进口钾肥以保税方式转出口或以“代替种植”方式出口到特定国家。硫酸钾进口量为5.2万吨,由于硫酸钾出口关税处于高位,2016年硫酸钾的出口量为2.7万吨,与2015年的7.74万吨相比,同比下降65.1%;硝酸钾进口量为3432吨,出口量为5.6万吨。

    氯化钾作为我国资源型钾肥,也是其他多数钾肥的基础性原料,贸易量巨大,以下是2016年我国钾肥的标志性进口贸易活动:2016年1月5日,以色列化工集团( ICL )与中国客户签署框架协议,未来三年将向中国供应总计340万吨的钾肥(包括选择权);7月14日中国达成2017年大合同谈判,价格为219美元/吨到岸;8月29日,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与中国签订了一份60万吨的氯化钾供货协议;同年12月中化与约旦再续长约,2017-2019三年,约旦向中国输送约260万吨的钾肥。与此同时,中化建也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签署了钾肥采购合同。

    国际钾肥市场产需双增行情向好

    “全球钾盐出口的大幅波动和不确定性再加上价格走低成为2016年的特点。”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会长李刚指出,全球钾肥资源丰富,且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区域,世界氯化钾产量较2015年下降2.8%,达到6270万吨。生产商开工率降到了201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出口稳定在4800万吨氯化钾(占总销量的76%)。2016年全球钾盐产能扩大4.8%,达到5510万吨K2O;增量大部分来自于加拿大、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2016年全球钾盐供应将持平在4400万吨K2O。全球钾盐需求也相对稳定在3960万吨K2O。

    专家预计,2017年全球钾盐产能在2016年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4.6%,达到5760万吨K2O,产能将净增240万吨K2O(或400万吨氯化钾),扩能主要出现在加拿大、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中国。全球钾盐供应将增长4.5%,达到4580万吨K2O。同时,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钾养分需求增多,全球钾盐需求将达到4060万吨K2O,增长2.5%。考虑到全球钾盐养分消费2.5%的增长和去向不明需求及2016年下半年交货吨位的结转,2017年全球钾盐交货量可能将继续扩大,有可能达到6400万-6500 万吨氯化钾。总体来说,预计2017-2018年国际钾肥行情向好。

    “全球钾肥总体来说仍供过于求,供应商产能进一步扩张,钾肥行业供过于求趋势将加剧。”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胜男分析认为,2019年,全球钾肥产能将达到6080万吨K2O,需求仅为3950 万吨K2O,过剩比例将达到54%。不考虑新增产能,当前产能就能满足2019年需求。未来价格低位运行、虽有上涨空间但幅度有限,产能过剩和成本竞争仍将是未来短时间内的主旋律。

    对此,英国阿格斯高级分析师解方持相同观点,他表示,2016年全球钾肥产能为5300万吨K2O,其中氯化钾占94.5%,资源型硫酸钾占3.5%。预计到2025年,全球钾肥产能将达到6300万吨 K2O 。这意味着到2025年,全球还将有1300万吨钾肥产能投产,有些会替代现有的产能。新增产能多集中在前苏联地区,包括白俄罗斯、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

    粮食供应紧张、市场垄断格局以及主要进口钾盐国家缺钾土壤面积不断扩大等因素,将推动钾盐需求长期上涨。据统计,亚洲地区需求年增长率保持在4.8%,非洲8%左右,全球钾盐的需求年增长率约3.69%。不同地区增长率差别较大,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推动价格走高。

    未来钾肥需求将向多元化发展

    在当今化肥产能过剩、经营条件放宽、政府优惠取消、物流变革、农产品低价以及国际钾肥价格持续走跌等经济大环境下,2017年我国钾肥市场化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发展也会更加有序,优胜劣汰更加明显。李刚表示:“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农产品种植结构、收储制度、土地轮休、土地制度等改革将逐步推进,成本上涨和供给侧去库存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也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这些无疑是我国化肥市场利好的重要助力。”

    李刚认为,企业应依托产业优势,钾肥行业也要发展高效新型化肥,开发以钾元素为主,多种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的全元素为辅的专用肥和水溶性肥料等产品,开展水肥一体化体系建设,提高钾肥利用率,进一步改善钾肥在化肥使用中的占比。企业还需继续深化转型升级,整合行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调整产品结构和改变服务模式,多方面、多渠道地提升自身竞争力,主动应对挑战,赢得市场机会。

    会上,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也表示,节水、节肥、改土技术的新突破,促进了土肥水利用效率的提高,为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也给新型肥料、水肥一体、改土培肥等农业投入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国内钾肥产量逐步提升,国产钾肥供应商在国内钾肥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进口钾肥相对稳定。盐湖集团、国投罗钾占据全国最优质的钾盐资源,产能占中国钾肥总产能的70%以上,凭借着国内优质低价的资源、较大的产能产量等,在国内钾肥市场影响力将不断提高。据了解,钾肥大厂凭借资源和技术优势, 2018年前仍有扩产计划;其中:盐湖集团计划扩产至600万吨;藏格钾肥计划扩产至200万吨;罗钾计划扩产至180万吨等。

    陈胜男认为,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未来或将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随着新产能的达产,供应量将进一步增加,同时随着国际供应商群体的扩大,钾肥市场的供应局面也将日趋复杂。需求方面也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国内钾肥需求将受到价格走势、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等方面影响。

    陈胜男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国内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用钾作物的面积有增有减,钾肥需求量保持稳定。根据《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全国各大种植区域钾肥施用量有调有补,以稳为主。施肥方式的改变及施肥技术的不断革新对钾肥的物理形态和性质(例如大颗粒、水溶性等)有了新的要求,未来钾肥的形态将向多样化发展。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