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3月下旬,国内整体尿素行情依旧不温不火,往年春季价格“窜一窜”的操作机会久盼不到,迫使大多数经销商已提早抛售手中本就不多的年前尿素库存,以回避后期那些不确定风险。事实上,自今年2月以来,由于受到包括环保检查、铁路运力调整、煤炭生产调控政策在内的种种客观因素干扰,尿素及其上下游企业均遭受了较大影响。直接导致尿素春季内需呈现散、弱、迟的特点。业内已不再讨论一直被视为有望刺激价格大涨的供求利好话题,取而代之的却是行业开工率偏高带来的过剩风险,对于尿素企业心态来说,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本信心满满的提价计划,转眼间变成了降价促销的局面。
春季刚需利好被削弱。今年国内春季尿素行情呈现“散、弱、迟”的特点。“散”指的是由于气候多变以及政策频出对经销商心态的影响,采购行情多以轮动的形式出现,使得尿素缺少促涨动力;“弱”则指的是传统农业春耕对尿素需求弱化,用肥结构调整削减尿素用量。农资公司以及基层经销商也适度调整了储备比例,刚需从量上被弱化。“迟”可以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说的是农业市场启动推迟,另一方面则是下游工业用户被环保政策限产后的需求推迟。截至3月20日,尿素企业明稳暗降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一些对外发依赖度较重的山西、陕西、内蒙等地,尿素铁运站台报价已跌至1450~1480元/吨。即便如此,成交依然不佳,特别是发往东三省、两广地区,由于行情疲软,东北市场批发价仅在1650元/吨左右,两广需求萎缩,重点市场批发价仅在1750元/吨上下。总之,缺少需求和期待的春季尿素市场已显露跌势。
印度招标致离岸价下调。3月17日印度发布新一轮尿素不定量招标,本月24日结标,有效期截至29日,船期为4月30日之前。要求采购总量中60%运到西海岸;40%运到东海岸,在到岸价相同的情况下,我国不具备发运印度西海岸的优势,故以东海岸竞标为主。换而言之,若印度此次招标最终成交100万吨,我国最多也只能争取40万吨尿素的供货权。至于价格方面,似乎也是有备而来,印度不久前就以3.7万吨招标进行过试探,我国贸易商欣然提供了离岸价仅为235美元/吨的低价货源,合算国内尿素集港价仅有1560元/吨左右,明显低于当时内销价。另外,当前国内港口尿素港存总量约为125万吨,港口库存较长时间的堆放期,令厂商无论从后期成本还是资金链均有一定压力,多数货主有变现需求,贸易商也不乏“割肉”觉悟。针对此番印标,我国尿素离岸价或难高于230美元/吨,合算集港价将跌至1520~1530元/吨。
内销定价渐向出口看齐。国内尿素市场因缺少集中采购以及后续刚需不足,已被业内看空。近期厂商间多以随进随出的模式操作。下游春耕备货量相较往年确有减少且市场缺少价格参标。仅从惯性思维考虑,国内厂商在议价方面总渴望找到一些能被业内认可的价格标杆,并希望能得到市场接受,特别是在当前工厂普遍丧失信心的情况下,以印度招标的离岸价作为内销价格的最后“防线”虽显牵强,但至少能引发市场共鸣。若下游复合肥企业以及胶板行业复产继续推迟或需求未能以集中采购的形势爆发,国内尿素高价位将难以维持,内销价暂向出口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