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至9日,奥特奇“打造中国绿色农业”环境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产业链30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签署环境会议倡议书,号召整个行业践行环境保护理念,打造中国绿色农业。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农业部科技委专家、动物营养学博士蔡辉益,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土壤肥料联盟秘书长王旭等专家领导就节能减排、优化生产、升级管理、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深度解剖,从多方面探讨农业环境污染的解决途径。
这次大会上,土壤肥料产业联盟与奥特奇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推动区域种养结合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业的绿色发展道路,这意味着中国农业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种、养殖的更严格的法规条例相继出台,以及公众对于环境、食品的关注,这些都对种养殖、饲料肥料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奥特奇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雷马克博士介绍说:“一号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强调与奥特奇一直遵循的ACE原则不谋而合(Animal: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Consumer:满足消费者的需求;Environment:确保环境的安全)。正是在这一原则的驱使下,奥特奇召集行业精英召开环境会议。”对于土壤肥料产业联盟与奥特奇签署合作备忘录,王旭表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是国家支持的重要项目,需要通过高端技术、过程控制等方式,保证干净的废弃物进入土壤,这就需要通过推优的方式逐步建立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引导机制。
伴随中国畜牧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壤中的重金属超标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来自中国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砷、铜等重金属污染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农畜饲料、粪便。养殖业在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超过一半,禽畜粪便是国内农业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随着生猪养殖的环保政策的严峻,南方多数养猪场面临搬迁、拆迁。
奥特奇微量元素管理事业部全球总监Steve Elliott介绍,对于这一问题,奥特奇严苛、完整的质检体系来控制饲料添加剂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并且通过有机微量元素的使用,可以降低土壤、水源以及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同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畜禽养殖的粪便、废水及其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提出要求,对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限制,提倡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适用养殖场规模大幅降低,新增总铜、总锌、总磷等污染检测项目,并且对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在中国,农业大量施用氮肥,以及持续扩大的禽畜养殖业,是氨污染的最大来源。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退化严重、虫害抗药性等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奥特奇作物科学部门有着独特的解决方案,奥特奇作物科学部门总监马卫民介绍:“我们相信自然的生机自有其奥秘,而土壤生机勃勃的奥秘就在于多样、丰富的微生物,奥特奇将利用自身在微生物、酶制剂和营养基因组学上的独特优势,在未来尝试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促进土壤健康和天然的营养元素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