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18日,农业服务供给侧创新与土壤肥料论坛暨土壤肥料产业联盟(SFAC)2017年年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土壤肥料产业联盟主办,西部环保有限公司和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支持单位包括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耕地质量评估分会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农化服务工作委员会。会上分别对“解读农业服务供给侧政策、分析农业投资环境与机遇、创建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等议题进行前瞻探讨,来自55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及农业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专家
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和成本价格的两个“紧箍咒”,今年一号文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改革”两大板块来谋篇布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次农业服务供给侧创新与土壤肥料联盟论坛上,对农业服务供给侧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进一步明确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会上,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发展形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解读。他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抓住了当前农业发展的痛点,发展绿色产品对化肥施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等作物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施药,从而确保我国绿色食品健康发展。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表示,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必须要依靠农业供给侧改革,而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供给侧,土壤肥料更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加快发展土壤肥料产业,做好农业服务供给侧创新对改变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局、突破资源环境硬性约束、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作了题为《农业供给侧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报告,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深度分析、解读。他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个“紧箍咒”:一个是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另一个紧箍咒是成本和价格的双重挤压。宋洪远认为,解决农业供求关系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侧的机构性调整,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增收势头不减弱,通过区域性的调整农产品生产种植结构,推行绿色生产的方式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增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就如何落实一号文件,实现发展转型升级作出解读。他表示,一号文件提出的对于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大力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的产销模式是一大亮点,对于促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指导和引领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梅旭荣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是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转型。对于农产品调整的方向是高产和优质,科技创新如何服务绿色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科技和企业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科技本身需要作出调整,另一方面产品和模式的创新一定是由企业来推动,从而通过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企业
创建多元化发展模式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农业兴,农资兴,农业富,国家富。农业改革为农资行业带来新挑战,更为农资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会上,代表们对企业的创新模式和新的发展机遇共同探讨交流,对如何实现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推进绿色生产方式提出了建议、想法。
会上,奥特奇(中国)新业务发展总经理陆雨安特别受邀作了《清洁养殖促进生态安全和土壤健康》的主题演讲, 围绕养殖、种植产业链, 突出了清洁养殖对土壤健康的重要影响,是实现种养结合的关键。
随着土壤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西部环保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循环型产业链的优势,针对各地区土壤的污染程度,制定了不同的提升土壤质量、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案。
西部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新华介绍说:“西部环保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技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土壤修复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在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挪威雅苒国际有限公司利用在欧洲的3个化肥生产和应用的研究所和化验室以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4000多位农艺师或专家,向全球各地的农户或农场提供全程作物营养方案。该公司总农艺师黄承武说,在推广雅苒营养方案的过程中,雅冉将全球的最先进的肥料使用和管理研究成果应用于方案中,同时将雅苒产品销售给农户,致力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针对当前我过农业面临资源环境和价格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环保、去产能的需要,农资企业在产品结构也进行调整转变。金正大公司副总裁陈宏坤告诉记者,近年来金正大提出“联合协作、联合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开发出增效的产品技术与上游企业进行合作,对金正大而言可以减少对新项目的投资和缩短了建设的周期,对上游企业而言也化解了一部分产能; 另一方面与复合肥、生物肥、农药等企业进行资源共享,通过优势互补、抱团联合发展,才能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涛认为,农户真正需要的,是从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到栽培、病虫害防治,再到调理土壤、补充植物营养,全方位综合性跟踪的农技服务。
当前,农业互联网金融垂直领域是一片蓝海,有着先发优势的农业在金融投资领域也将有着新的机遇。河北萌帮水溶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兴龙表示,农资行业赊销问题很严重,希望借助金融、互联网的资源,建立信用平台,对信用好、产品有保证的客户可以适当赊销,真正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农民。
深圳溉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月茹表示,对于农业而言,遇到自然灾害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很大,这就需要银行或者一些金融平台来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资金流转,解决农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联盟
形成土壤肥料产业创新合力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做到“山清水秀地干净”,将为大力推广绿色生资等有机肥料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土壤肥料产业联盟成立于2016年2月,由70余家享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具有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从事土壤肥料行业生产和经销企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服务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组成。
联盟以农业生产需求和耕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土壤肥料行业综合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新时期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现代化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依托国家农业科研、推广平台,围绕土壤肥料产业整合式创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为发展新型农业产业贡献力量。
以“耕地养护+化肥控施行动方案”为主题,联盟设定了三大发展内容:一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优质目标,探索终端施肥服务创新模式;二是展示土壤改良与生态修复的区域效果,推动土壤调理剂产业与养地服务创新发展;三是联手力推农业废弃物资源优化利用,加快堆肥标准化和有机肥料产业升级。
联盟成员围绕土壤肥料产业整合式创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跟踪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兼顾效益显著和风险可控,将联盟三大板块内容有机结合,抓住终端服务环节,提供施肥和养地综合解决方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农业订单服务创新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捆绑式发展,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助力。
2017年,联盟将继续围绕发展宗旨,终点任务是研究产业问题解决方案、开展联盟技术发展调研与实践、探索区域农业服务模式与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