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农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市场战略布局上勤摸索、重实践、早调整,坚持“开放包容,整合资源,合作共赢”的企业发展战略,适时走出了一条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2016年,云农股份原有的农药分公司、进出口部通过转型调整,顺利升级为云农股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成立的两家公司下一步如何谋划优势业务又快又好发展?如何应对转型升级后的新机遇、新挑战?围绕相关话题,近日,云农股份两家公司负责人接受了《中国农资》记者的专访。
立足云南特色市场 持续践行服务创新
《中国农资》记者:近年来,云南农资市场吸引了更多农资企业的加入。面对现状,公司将如何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公司提出了“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促销售”的经营方针,对于服务的认识与理解,您如何看待?
赵贵虎: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典型代表,云南省目前已成为我国特色现代化农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样也蕴含着巨大的农资市场商机。正因如此,云农股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动把握新形势、开拓新思路,以服务强功能、以合作聚实力、以品牌赢市场,把自身创业与创新服务紧密联结在一起,架起了一座企业心系“三农”的连心桥。
农资科技系列化服务是供销农资系统长期以来坚持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响应政府“科技兴农”战略,实现为“三农”服务的重要措施。经过探索、实践和总结,公司与多家农药生产企业合作后发现,技术服务在农药产品销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根据云南省主要作物结构特点及相关公司的产品结构,着重抓住中药材、花卉、烟草等关键作物,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组合,提出一系列病虫草害防治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一方面为产品销售奠定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为作物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我们还针对客户、农户私人订制了一批个性化、细致化的优质服务,为协助客户提高销售、助力农户科学种植做出了积极尝试。
结盟国际农药巨头
开创农药经营新篇
《中国农资》记者:面对农药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状,公司如何寻求发展突破口?公司与多家国外知名农药企业形成的紧密合作,有没有获得更深地体会?
赵贵虎:近年来,农药市场竞争加剧,商品价格波动加大,经营风险徒增。目前不少供货商、包括一些外商已逐步改变营销策略,把销售渠道直接延伸到二级甚至三级经销商,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公司自2001年改制后的近10年时间里,虽然依托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与国内外上百家农药生产、流通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是国内外多种知名品牌农药商品在云南乃至全国的主要经销商,但是没有真正与全球农药界的巨头展开全面合作。公司的农药经营波澜不惊,始终未能获得突破。随着云南农药市场的逐步发展,公司经营的农药市场占有率甚至呈下降趋势。为改变上述农药经营的被动局面,获得突破,公司积极寻求与国外著名农药供应商进行合作。
国外知名农药企业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市场宣传推广团队。与这样的企业合作,拿到他们产品的独家经销权或者分销权,在激烈的农药市场竞争中就掌握了主动权,占据了制高点。2011年,公司成为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云南总经销商。同时,也是日本科研株式会社“宝丽安”品牌云南总经销商。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向云南市场投放了几十个高端产品。近年来,公司农药销售额和利润逐年大幅增长。2014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云南省农药流通企业龙头。
推进聚焦发展战略
铸造云农品牌力量
《中国农资》记者:在国家提出“零增长”的背景下,公司将如何深化经营思路调整,开拓市场渠道? 公司未来还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拓展和壮大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
赵贵虎:在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安全、环境安全的大背景下,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作为一家从事农药销售的流通企业,我们愿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市场,落实推进“聚焦区域、聚焦作物、聚焦产品”三大经营战略,在重点市场、重点作物、重点产品上做文章。坚持倡导现代植保、绿色植保的高效植保理念;推广对人类安全,对环境友好的农药产品,普及安全、科学的施药技术及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奠定独特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当前,农药销售行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下一步,公司将立足在资金、仓储设施、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云农股份在当地市场的品牌优势,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壮大服务队伍,精耕细作市场,寻找发展契机;二是巩固现有优势产品布局,不断扩充、整合产品销售结构,谋求全面发展;三是提升服务创新能力,探索服务模式,不断向农民提供好产品、好技术及好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