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工匠精神”?就是手工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其选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
秉承“工匠精神”,从创业伊始,王其选就致力于“抓农资产品中的高新科技元素,将高科技成分融入到农资产品生产营销过程中”,又从2006年提出,要让众德成为新型肥料的引领者,以此为目标,辛勤耕耘,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缔造成今日雄踞胶东半岛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和肥料生产企业,产品销售额和销售量自公司组建以来一直呈几何数量增长,目前公司年销售额已逾数10亿元,成为在山东乃至全国港口化肥生产和农资经营领域的后起之秀。
攻坚克难创业路
1982年,王其选加入农资流通行业。1998年8月,烟台市供销社为了解决下属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决定成立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服务中心,并任命当时为山东农资总公司烟台分公司副总经理的王其选为科技服务中心的总经理。王其选带领信心十足的29名外行职工们,“边打仗、边练兵”,在摸索中寻求发展,靠敢打敢拼的勇气、执着的信念,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一步步地完成了企业初期的原始积累。
2002年,为响应市政府号召,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服务中心由原来的集体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更名为“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下设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分公司,并确定了“以发展中国农业为己任,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向农业产业链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标志着王其选在农资行业的“蓝海”中正式扬帆起航。
发展至今日,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占地28万平方米,具备年生产肥料1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先后在烟台、菏泽、吉林、桃村、平原五地设立分厂,通过区域经销及直销模式,销售网络辐射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20几个省市,终端网点1万多个,自主研发品牌“众德”牌BB肥料已成为化肥行业的明星品牌。不仅如此,“众德牌”复混肥、掺混肥、有机无机肥、多功能长效肥、生物有机肥、水溶肥系列产品,“德喜莱牌”掺混肥产品,“德福莱克”系列新型肥料,“德新牌”缓控释肥,“海聚能牌”水溶肥都成为了国内大范围销售的过硬产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其选分别在2008年被评为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十年贡献奖;2009-2015年度被评为“三农杯”山东省农资行业先进个人;2010-2015年全国农化服务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荣获“中国农资金禾功勋人物”;2014年荣获“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光荣称号。
科技创新聚实力
王其选认为,新型肥料的基石应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出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优质产品,不仅有利于人类健康,还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现代高效节能环保农业的需求。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众德集团在继续做好现有国外优质环保知名品牌经营的基础上,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而稳固的合作关系,并聘请了国内著名专家教授作为特约技术顾问,参与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绿色环保、生态节能的新型肥料。2007年与中科院合作开展涂层缓释肥料研发与推广,在玉米、棉花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自主研发出众德大量元素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 2013年与国际缓释肥技术专家——山东农业大学张民教授联合开发新一代缓释肥项目,生产出优质的“德新”缓控释肥;2014年,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合作,先后研发生产出众德“蓝海半岛”土壤调理剂、“海聚能”有机水溶肥。目前公司已有以纯天然植物原料为主生产的生物菌有机肥;拥有两项世界级发明专利、可降解包膜材料生产包膜控释肥料;利用黄渤海的牡蛎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土壤调理剂;添加腐植酸的生态螯合肥和三控三效的多功能长效肥等新型肥料。
未来,众德集团还将在新型肥料的研发与生产上不懈努力:第一,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增加钙、镁、硼、锌等各种微量元素产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将国外的优质原料进行组合创新。第二,提高产品质量,引进自动化的水溶肥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工艺。第三,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原料、生产、流通各环节入手,节约成本,控制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让农民用得起的好化肥。
纵横市场好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象征,是品质的保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早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一个好的品牌,老百姓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对产品背后品质的一种信任和文化的一种认可。
众德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重视品牌建设,目前有“众德”“德福莱克” “德喜莱”“选程福”四大品牌。力争将“众德”品牌打造成以质量、信誉取胜,家喻户晓的中国BB肥第一品牌,“众德”商标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而“德福莱克”是为种植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供的环保生态肥料。
多年来,众德一直非常注重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公司在品牌的宣传上主要以各大行业媒体合作为主,各地市电视广告宣传为辅。
正是由于多年的品牌宣传,也使公司的一系列品牌在业内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企业也得到行业相关指导部门的认可,如公司被评为“山东农民最信赖的品牌企业”“中国农民最信赖的农资品牌”“2012年度中国掺混肥料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名”“2015年度中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4位”“2014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最佳合作厂家第三名”“2015年度中国农资行业十佳商业模式企业”“中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民营企业”等。
打造服务“金钥匙”
现今,农资市场变化莫测,产品同质化严重,王其选强调唯一可以深挖掘的就是农化服务。
众德的经营宗旨是“科技兴农,造福万家”,为了不断提升农化,众德做了大量工作,凭借一流的人才和专业化的农化队伍,采用多种形式积极从事农化市场调研;率先提出“测土配方与套餐施肥理念”并进行试验示范;建立以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作为技术后盾的农化服务三级服务体系;建立田间课堂形式的农技知识培训,通过“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让科技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连年实现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众德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小麦、棉花、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蒜、西瓜、果树及大棚蔬菜等作物测土配方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约400万亩,推广各种配方套餐肥 500余万吨,引导农民增施钾肥 100万吨,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能够“降本”“提质”“增产”。“套餐施肥好,众德领新潮”已深入人心。
稳步延伸产业链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再次给人类健康敲响警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肥料行业不是简单的化工行业,而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民生大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农资企业,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众德继续深化农业产业链服务,建立从上到下的闭合服务体系,践行“营养作物、健康人类”的奋斗目标。
除了在上层建立专家技术支撑体系,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外,从2010年起,开始探索向农业产业链下游延伸,以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合作对象,在为他们提供套餐配方施肥的同时,将基地农产品开发与销售正式纳入公司经营体系,由单一的化肥经营向农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产业链的稳步延伸。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王其选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农资电商的未来,并于2012年在公司组建电商部,负责公司农资产品、农化技术及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及销售。与此同时,众德公司从2013年起开始建设自已的网络销售平台——“众德科技兴农网”,借助这个平台,为中国规模化农业种植用户,提供产前优质农资集约供应、产中农化技术指导、产后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整合增产增收服务。
共生共赢共成长
在团队建设上,王其选还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他认为企业的成功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他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产业链“共生共赢共成长”,产业链要取得竞争胜利,构成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坚实、牢固。
经销商是众德的生存土壤,是企业产品最终流向终端消费者的中转站。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把以众德品牌作为主推产品的经销商及零售商作为支持的重点,帮助其发展壮大,实现战略共赢。以示范推广、农化服务、技术讲课等主要措施,推动以公司品牌为主的零售商的发展。
此外,为了让企业以及合作伙伴们在发展的同时加强学习,王其选及众德集团公司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烟台大学等著名院校专家,创办了“众德三农大学堂”,为经销商、零售商提供充电学习的平台,不仅创新了营销模式,还增强了相互依存度,开拓了新的价值交叉点。2012年又正式成立“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在线商学院”。 随着众德集团的不断发展,众德不仅与清华、人大、中农大等名校携手,同时将联合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打造农资行业人才基地,源源不断的输送农资行业人才。
面向未来,众德人将一如既往的秉承工匠精神,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提供一流的农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致力于成为生态高效肥料供应商,作物优质高产服务商,依靠科技创新,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套餐管理方案,向农业产业链稳步推进,最终实现“营养作物,健康人类”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