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方双季晚稻管理 应以“两促两防”为重点

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目前,江南华南地区正处于早稻收获、晚稻移栽的“双抢”大忙时节。受前期阶段性低温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晚稻栽插期普遍推迟,超秧龄现象较为突出,移栽后分蘖能力减弱,增加了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加之今年长时间、大范围洪涝灾害,病虫害可能加重发生。各地要以“两促、两防”为重点,即促转化、促早熟、防病虫害、防寒露风,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搭好晚稻丰产苗架。

    一是抢时栽插,足苗下田。坚持以密补晚,适度增加基本苗,防止分蘖减少导致穗数不足。

    二是科学管水,早发快发。按照“薄水栽插、深水活棵、浅水促蘖、干湿交替”的原则,加强水分管理。

    三是合理施肥,防止早衰。移栽前3-5天秧田亩施4-5公斤尿素作“送嫁肥”。增施分蘖肥,适当提高分蘖肥比例,将基肥和分蘖肥用量增加到施肥总量的75%。一般移栽后4-5天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6-8公斤和钾肥5-7公斤,促早生快发,促分蘖增穗数。巧施穗肥,对群体偏小的田块,在幼穗分化二期,晒田后复水时,亩施尿素2-3公斤和钾肥4-5公斤,促进壮秆大穗。补施粒肥,对群体较小的田块,扬花灌浆期亩施尿素2-3公斤,或用1.5-2公斤尿素加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兑水叶面喷施。

    四是加强预警,防控病虫。晚稻生长阶段高温高湿,病虫害重于早稻。秧田要打好“送嫁药”,加强监测预警,完善病虫害防控预案。重点抓好“两迁”害虫、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控。

    五是做好预案,应对“寒露风”。今年南方地区早稻收获期推迟、晚稻寒露风发生几率增大,重点针对迟熟品种和迟插田块,在前期促早发的基础上,及早制定防范预案。对寒露风到来时尚未抽穗的田块,采取灌深水保温。对寒露风来临前已始穗的田块,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提早抽穗,提高结实率。对寒露风来临时正处于抽穗扬花期的田块,应灌深水保温护苗,有条件的喷施增温剂,增强抗寒能力,减轻低温危害,确保安全齐穗。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