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莫文珍:芒果界的传奇

通讯员 苏芬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扶贫状元,65岁高龄的他,依然奋斗在农业的最前线。他叫莫文珍,上千亩的果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茁壮生长,正是对芒果的关怀备至,也令他收获了众人的爱戴和社会的赞扬。在芒果产业中,他是当之无愧的种植匠,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莫老”。

    莫老出生在百色出了名的贫困村——尚兴村,古稀年纪的他依然清晰记得小时候的贫苦场景。 “我们不可能一直这样穷下去!”1987年,莫老顶着巨大的压力,率领22户乡亲走出大山,移民到右江边的山坡上开发土地。右江边的山坡地在那时还是一片荒地,杂草乱石密布,加上高温、缺水的环境,莫老先后种植的甘蔗、玉米都没有得到很大的收益,剩下只有芒果了。这是他与芒果之间故事的开始。

    在莫老不畏艰难、大胆创新和誓言拔除穷根的韧劲和志气下,他带领村民在脱贫致富这条路上。尚兴村从曾经人均年收入157元,发展到现在8000元以上,村民们因为芒果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由此,莫老也获得了“扶贫状元”的光荣称号。

    本着对芒果种植知识的孜孜以求,他成功摸索出一套独有的芒果种植技术体系。一提到技术,莫老的话就多了起来,还拿出纸笔画图讲解。“完全可以不用生物激素调节开花坐果。”莫老表示,过高的营养枝条没什么好处,不仅消耗养分,挂果后的芒果还难以固定,随风飘荡后容易被树枝碰伤,品质低下甚至造成落果发生。莫老钻研出一套“立体挂果技术”,可以通过修枝剪条这种物理方法,让芒果树上、中、下层成梯田式挂果,果实与枝条互不干扰,并令果树内部通风透光,极大的增加了内膛果的产量。

    莫老的芒果不仅产量高,而且食用非常安全,这源于他多年来坚持的一条信念,“宁愿给虫子吃果,也不能给人吃药!”为此,他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通过使用物理、生物等病虫害防控方法,坚持采收前1个月不给芒果打药,实现了芒果的品质安全,化解了消费端对农残问题的顾虑。除此之外,莫老还研究出一套高位嫁接改良品种的新技术,改变传统在树头上嫁接苗木的方法,通过保留30-50公分的芒果树头上的分生枝条,在此基础上嫁接新品种芒果接芽,能迅速形成结果母枝,令芒果提前1年投产挂果,加快了果农的投资回报时间。目前,他的芒果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桂佳”,并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出口免疫认证,并成为广西特色水果生产标准农产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