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福建绿洲生化:肥田新办法 秸秆变黄金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眼下,水稻收获已进入尾声,早稻收割结束后,留下的秸秆如何处理成了农民面临的问题。不过,这对于福建诏安县金星乡港新家庭农场的李建林来说,早已不是难题了。这几年,他通过科学手段秸秆还田,有效利用了秸秆,实现了增产增效。

    近日,记者在金星乡港星家庭农场看到,100多亩水稻已全部收割完。农场工人正在田里喷洒有机碳菌液,一旁的旋耕拖拉机则把喷洒过菌液的秸秆还田翻耕入土。据李建林介绍,这样的秸秆还田,15天左右秸秆就全部腐解,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秸秆还田以后,在管理方面,作物抗病能力高,防虫好,虫害少。我种植水稻今年就喷一次药。一般在我们南方地带,种水稻喷农药起码应该两次三次以上。”

    不仅如此,今年的早稻农场还迎来了大丰收。李建林说:“我这一季割的水稻品种是杂优158,总产量平均1500斤/亩,来帮我收割水稻的山东人说,在南方到处收割水稻,还没有收过一片产量这么高,又不会倒的水稻。”

    这么好的办法,源自福建绿洲生化有限公司的有机碳菌液和他们优质的技术服务。绿洲生化技术员陈其发介绍说,经过秸秆处理后还田,一能增肥利益,二能减少环境污染。

    据记者了解,很多农户认为,燃烧秸秆可以产生富含钾的草木灰肥料,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烧成灰了,秸秆中最重要的肥料养分碳、氮和磷都成为氧化气体跑掉了。焚烧秸秆可以节约成本的观念其实也是错的。对此,陈其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秸秆还田跟烧掉当然有区别,但细算下去就是,投资很少,收益很多。因为它的成本大概是一亩两百来块钱,但是它等于给土壤施一次一吨有机肥。一吨的有机肥,现在也要有一千块钱左右才叫标准的有机肥,一般五六百块钱的有机肥都没什么效果。”

    用科技方法让秸秆还田好处很多,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没推广,特别是一些种植面积小的农户无法采用。对此,绿洲生化也研究了一套简便的方法。陈其发说:“比如小农户只有几分地或一亩地,不方便机械操作,但是我们也有一套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一层层堆高起来,每层撒有机碳菌剂,堆高,然后用塑料布封好,发酵成有机肥,这个方法也很好操作,然后等到要用的时候摊开就变成了很优质的有机肥,可以直接肥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