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统合终端资源 解决实际问题
亲耕田发起成立“江苏种田大户联盟”

《中国农资》记者 陈 熙

    种田大户实际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这都是江苏亲耕田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理事长吴体恩亟待思考的问题。近日,亲耕田盛邀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发展规划处处长曹恒标、宿迁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陈旭、江苏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孙燕、江苏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高珊、江苏省农科院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石志琦、南京工程学院教授田华、宿迁市粮食局副局长卢绪友以及农民日报社编委、长三角地区负责人沈建华等各界领导专家组织举办“2016江苏粮王圆桌沙龙”。

    会上,亲耕田联合包括江苏省最大的农场主社区——江苏乡村创客空间等众多农资合作伙伴和种田大户共同发起成立“江苏种田大户联盟”。据悉,该联盟成员包括江苏地区1200多位超过500亩的种植大户,大户之间将通过抱团合作、协作互助、共建发展,实现种粮行业的节本增效和良性发展。

    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粮食价格市场波动较大,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许多种粮大户效益滑坡或亏损。“如皋中萃”陈女士种植6500亩水稻,她表示今年自然灾害多发,秧苗排水麻烦,希望农业保险正规化。“农业保险是一方面,加上我们当地土地流转费达到1200/亩,并且没有拿到50-100元/亩的种地补贴。”

    “文大稻米”沈大哥自己种植2000亩水稻,目前种粮最大困境是土地流转资金高,亟待政府支持。“没有仓储、烘干设备,农民只能看天吃饭。去年水稻0.9元/斤,要求水分12.5%,但农民没有此类烘干设备,达不到标准,水稻只好贱卖,每亩少收400元。”“福泉稻米”唐大哥种植1000亩有机大米,他也是中国首届有机大米评选金奖得主。他激动地表示,目前困难一是土地投资资金比较高,许多老板头破血流,对草根农民也带来巨大伤害;二是农机投资成本比较高;三是自然灾害频繁,政府能否优先考虑支持种植大户。

    面对农民遇到的现有难题,曹恒标表示,国家对农场主或种田大户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从总体规划上讲,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免费为农民建烘干设备和仓储设施,以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质量和价格下滑。

    陈旭表示,供销合作社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今年,财政部安排了19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供销社参与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以后,我们希望与各位携手合作,优势互助,联合合作。宿迁市亲耕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供销社领办,也是国家级示范社,正在逐步实施农资电商一体化供应、农机作业、农技指导、金融贷款及保险支持、大田托管、土地股份制、粮食收储等工作,为供销社服务‘三农’探索出了一些经验,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模式。”

    正如陈旭所言,亲耕田正在践行上述一系列服务“三农”的工作。吴体恩开创的“五环种植模式”将种子、营养、防治、管理与行情统一起来,为农场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服务,包括农资、农机作业、农技、资金、保险、仓储、烘干、粮食银行等种植闭环产业链服务。“农场主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痛点就是担心‘血本无归’。联盟成立,亲耕田正在联合保险公司实行产量保险,实行生产成本的兜底,让农场主可以放下思想包袱,甩开膀子搞生产,加上亲耕田五环种植模式的指导,和产业链的服务,最大程度保护了农场主的利益,为区域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探索一条路。”

    记者手记

    2016年乃农资行业多事之秋。在农资行情整体下滑的今天,无论是政策推动,还是市场走势,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双减”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市场角度看,终端种田大户的一举一动多多少少决定着农资用量及价格的变化;而从生态环保及土壤改良的角度看,部分种田大户同时作为生态农庄主,他们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直至食品安全。因此,是时候整合这部分力量、发挥这部分能量,要让这些人积极响应国家已经打响的农业生态战役,成为站在战役前线的主力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