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电商,成功属于少数人

郭兆熊

    很多人说今年农资电商冷下来了,也有人说农资电商走不通。在行业内热恋农资电商的时候,笔者提了一些建议,当时的担心还是被验证了。随着去年行业内大面积追逐电商的发展,到今年的冷静,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也许还有新的启发。

    农资行业属于基础行业,靠炒作能走多远呢?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在媒体的扩音下、在资本的驱使下,农资行业的人终究没有按捺住寂寞,从对农资电商的质疑到“想明白”,再到积极投身到农资电商的发展中去。都希望借互联网的东风快速发展,希望借资金推动做一口飞到天上的猪。这种出发点,能成功也算得上瞎猫碰上死耗子。

    农业行业在资本的助力下真能有好的发展吗?在其他行业出现过为了增加用户、增加现金流数据造假的事情。去年在农资行业也出现这样的报道。农业行业的特殊性不同于工业行业,标准化程度低,生产周期长,所以资本需要快速见效的要求恐怕一时难以实现,若想达到目的,数据造假便成了不二法门。

    就目前我们知道一些电商平台,他们的成功可以说是站在了一堆倒下的企业身上。农资行业的电商之路虽说可以快点,但也绝不会快到几个月或是一年时间就能搞得全世界数一数二。从事物发展规律看,我们对农资电商发展困难考虑不足,对发展过程研究不足。

    农资电商一定会有成功的企业,但是没那么快,就看谁在脚踏实地的做事,谁在坚持做这件事。如果只是为了跟风,为了融资证明成功,为了不被时代落下好口号的话,是很难成功的。回想我们行业经历过轰轰烈烈全行业连锁的时代,也经历过大步跨进合作社的时代,又开启了热火朝天的奋战电商的时代。当大多数企业不再关注连锁的时候,还有些企业不声不响,反倒把农资连锁经营得有声有色;当大多数企业说合作社骗人的多,可是就是在一些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也促进了自己企业的发展;未来的电商也是这样,大多数企业说农资电商不适合我们这个行业的时候,一些踏踏实实的企业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当年全国大形势搞土地承包的时候,就有那么一些村庄坚持下来走集体道路,现在看他们过得很好,他们的整体富裕程度在平均水平以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不可能行业内所有企业都能跟得上,否则行业还怎么实现新陈代谢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