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才,男,今年56岁,1983年退伍后到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任公司办公室车辆主管,担任公司直属党支部委员兼综合党小组组长20年。
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
在胡文才的抽屉里,有一本巴掌大小的笔记本,早已泛黄的封面印制着“枝江县化工总厂工作笔记”字样,足以见出这个笔记本是有些年代了。1996年,经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他被任命为公司综合党小组长,谁知这副担子一挑就是20年。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工整地记录着:“1996年1-6月缴纳党费情况:张维林,工资160元,应缴9.6元,实缴10元;胡文才,工资120元,缴纳7.2元;张家金,工资140元,缴纳8.4元……上半年6名党员共缴纳党费45.5元。”
就这样,从第1页到第36页,从1996年到2015年,党员人数从6人增至19人,年收缴党费从45.5元增至1440元,213笔党员个人缴费明细,28张“基层党组织上缴党费报告单”,20年总计10072.8元,一分一厘将每一名党员对组织的责任和义务,记录得清清楚楚、详实可查。
胡文才是1982年在部队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和岁月的考验。党小组长尽管也带“长”,但却不是“长官”,更谈不上任何政治待遇和薪酬补贴,但他20年来始终如一,对待组织交办的每一件任务、每一项工作,从无二话,尽职尽责落实到位。
一批青年骨干成党员
近年来,公司青年员工逐年增多,胡文才深知这些80后、90后将是企业发展的栋梁之材,于是循循善诱他们靠拢党、热爱党、信任党,帮助他们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我第一份入党申请书是2007年5月递交到氮肥厂党支部的,后来因为工作变动,调到了招标审计部,胡组长得知我的情况后,马上找到我说:‘小郑啊,你还很年轻,不能因为岗位变动了就放松了政治进步,也不要因为写申请书好几年组织没有发展就气馁。’”招标审计部工程的审计员郑杰回忆到,“从那以后,支部或小组开展活动,他总是会特意打电话让我参加。渐渐地,我的思想一步一步地向组织靠拢,2011年6月终于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在党员培养、发展环节中,他主动配合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教育,严格遵循发展程序,切实把好“入口”关。20年里,他培养了3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10多名党员,可以说,他不仅见证了新一代三宁人的成长、成才,也是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催化剂。
一块沉甸甸的奖牌
“这几十年里,他基本全勤。虽然无法顾全对父母的照料、妻子的陪伴、女儿的教导,但为了公司的发展,他坚决地舍‘小家’顾‘大家’, 早出晚归、不分昼夜、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公司领导和普通员工一致好评。”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建荣这么称赞胡文才。
胡文才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行车经验,对道路、季节、车况、任务等不同因素影响下可能引发的危险点进行预控分析,提出了许多安全行车、单位车辆规范化、合理化管理建议,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安全驾驶和管理水平,以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高超的驾驶技术赢得了同事们的高度肯定,为车队的安全管理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这些年来他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做到了绝对安全。
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一位最基层的党小组长,既无钱又无权,行政上不能命令别人,经济上不能给予别人,面对组织交办的每一件工作和任务,完全靠的是一颗“对党的事业忠诚”的心。这些年来,他尽职尽责、主动学习,坚持培养青年员工,不断为组织充实新鲜血液。个人数十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三宁忠诚奖”,其所在的党小组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党小组。
“我和胡组长共事4年来,他为人正派、生活俭朴,只有付出没有抱怨、只有执行没有推辞,这种责任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一直像一面明镜,不断鞭策着我。现在我接胡组长的班,成为党小组长,我会向胡组长学习,继续发扬‘立说立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把我们小组的工作开展好。”在工作交接时,新的党小组长彭剑诚恳地向胡文才表态道。
翻阅完这本泛黄的《党务工作日志》,20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与可歌可泣的事件,然而他以自己对工作的忠诚、对生活的热情,坚守党性,保持了一个党员的本色,给“中国共产党”这个庄严的词语赋予了最质朴、最鲜活的含义,从而也更贴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