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查迎新
绿色发展呼唤生态用肥
在中国农业阔步前进的今天,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大方向。与此同时,带有危害性的肥料染色剂对于土壤的危害,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此刻推出“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动显得必要和迫切。作为一个行业的主流媒体,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希望和社会各界人士凝聚生态发展共识,站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科学认知、工艺改进、标准更新、推动立法、肥料绿色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讨,共同为行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 符纯华
有害染色剂必须清除
“土十条”刚刚颁布,保护土壤安全已经提升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化肥染色剂对土壤造成危害,国家需要及时推进立法。如果属于生产制造工艺,也需要具体行业标准来规范。另外,该活动需要从行业、企业、市场、用户等多个角度进行推广,真正地把有害的染色剂清除出去,并防止死灰复燃。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下属企业大约有37万个网点,将会同步跟进。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陈清
正确看待化肥染色与土壤健康关系
需要正确看待化肥染色剂与土壤健康的关系。从市场上来看,染色剂是有需求的。人工合成的染色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食用级色素,它对土壤基本没有危害,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拒绝。未来需完善监督机制,在肥料检测环节中,增加关于染色剂的陈述,提出相对准确的说法。另外,需要从科普的角度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化肥添加染色剂的利弊关系及不同染色剂对土壤的影响。
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 孙立新
拒绝肥料染色 护佑中华沃土
中国碗要盛中国粮,中国粮要靠中国地。当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已经刻不容缓。染色剂就像化肥行业的“化妆品”,它对企业成本控制和农作物生长都没有好处。中国农资传媒最早关注化肥染色剂现象,并展开深度调查报道。此次活动旨在凝聚共识,拒绝染色,促进立法,更新标准,让农民明白识肥、科学施肥。因此,我们倡议: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拒绝施用染色肥料,让化肥回归原生态,减少土壤污染、降低农民负担、护佑中华沃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高祥照
倡导原色肥料
当下,我国土壤污染的压力在不断地加大,守护土壤安全十分重要。化肥染色剂通常扮演以下几个角色:区分产品功能、配合推广宣传、弥补不足、为假冒伪劣提供便利等。而化肥染色也有一些风险:增加成本、以次充好、影响健康、损害土壤、污染环境。不过,在化肥染色剂这一领域我们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另外,染色剂可能大多数都是有害的,仍有一部分能够发布一定功效,这得区别对待。所以,我认为“守护土壤安全,倡导原色肥料”更加合适。
上海化工研究院化肥所副所长 陈明良
化肥染色增加企业成本
有些是为了品牌,有些跟风假冒,像水溶肥里面,好多是仿国外产品加的染色剂。染色剂中有机的染料最好是不要用,需要从标准上面去限制和禁止。工艺方面,目前有内服、外敷或者内服外敷相结合三种。一般来说无机颜料,像铁红大部分都是外敷的,可以跟防结块剂一起加。内服的相对来说,颜色比较好一点。内服需要找到一种比较耐温度的,因为有些有机物是不耐温的,温度影响色泽。染色对企业从经济利益角度没有好处,只会增加生产成本。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