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6年南方薯区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积极规划布局 提高附加值


    南方薯区包含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和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夏秋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薯区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云南中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以及台湾嘉义以北的地区。南方秋冬薯生态区指北回归线以南的甘薯产区,包括海南全省和南海诸岛、广东南部、广西、云南、台湾南部和福建南端沿海地区。

    整个南方薯区由于高温多雨,土壤易受冲刷,有机质缺乏,肥料易流失。南方夏秋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290-350天,平均气温18℃-23℃,年降水量960-2690mm,雨量充沛;甘薯多分布在红壤、黄壤和赤红壤的丘陵山地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南方秋冬薯生态区全年无霜期325-365天,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510-2060mm,常有台风暴雨;甘薯多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沙壤土和红壤土上,土壤偏酸性,比较贫瘠。

    本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左右。宽垄单行种植为主,种植密度较稀。本区北部以夏薯为主;南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主要以秋薯为主,冬薯次之,再次是夏薯,春种面积较少。旱地甘薯与豆类作物轮作,水田多与水稻轮作。因田块小、地形地势起伏大,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以中小型机械化为主。

    对于南方薯区的生产特点,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本区现有品种仍然不能很好满足生产对品种多样性的需求,甘薯产业重点是发展优质鲜薯和优质加工原料用甘薯。积极做好甘薯新品种的规划与布局,南部区域提倡周年供应,避免集中上市;适宜水旱轮作,做好种薯繁育,克服连作障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示范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产品档次,提高甘薯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

    区域布局。本区是以鲜食为主、副食品加工为辅的甘薯优势区域。闽南、粤东、粤西、广西防城港、北海和海南岛等沿海地区是鲜食甘薯产业的集中优势带。闽西北、广西和广东的丘陵山区是副食品加工优势区域。

    耕作模式。主要以甘薯单作、甘薯与豆类作物轮作、甘薯与水稻轮作、叶菜用甘薯平畦栽插等模式。(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