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徒步古徽道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陈 沐

    春分这天刚巧周日。我随“驴友”队伍,徒步箬岭古道。

    清晨6:30,我们乘大巴车从集合点出发,经合铜黄高速再下省道、乡道,8:30前到达位于东黄山村的旌(德)歙(县)古道入口处。从此处上山,到达箬岭关开始下山,下午4:00左右下到西文村,赫见村口一块石壁上刻着的“隋唐古道”四个大字。

    “隋唐古道”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官道之一,又称箬岭古道、徽青古道、千年古官道,连接歙县许村、太平县、谭家桥、青阳等地,由唐越国公汪华在隋末时凿山开通,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至明代,仍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箬岭关位于旌德县、歙县和太平县三县交界,这里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和清军在此多次往来厮杀。解放战争时,李德生部就是从这里跨越箬岭,解放歙县。

    当天徒步蜿蜒20公里的古道石板路,沿途登高远望峰峦叠嶂,远眺层林尽染初春的浅黄嫩绿,浓美景盛的山中云雾缭绕,远观如黄山云海,身处其中则又似云中漫步。行走林间清风、深谷白云间,随时随处都可见绝美的图画,都有惊喜赞叹。沉淀千年的人文景观汪公庙、古驿站等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古树、清泉、松林、竹海、村落、古桥、茶园……处处皆是秀丽恬静的山水画卷。脱去厚重冬装,换上清爽的休闲衣裳,亲近自然,访古探幽,饱览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对于从工业城市和家庭琐事中逃离一天的我来说,被自由、幸福、清新所包围与宠爱,仿佛回到了20岁。

    虽是结伴而行,大多时候我却是与同伴们保持距离,享受独处。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有满眼风光、满耳音乐和奇思妙想陪伴。民乐《彩云追月》在耳际响起,前奏鼓乐激动我心,想起徐志摩的《云游》,心想如果能变成一朵云该多好啊,翩翩的在空际云游,飞渡万重的山头,去点染、呼应涧水的空灵;想起李娟的一篇散文,被触不可及高处宽广地呼啸着、带着巨大狂喜的风打散,正喘息着的、仍处在激动之中的幸福的云……可是下山途中经过箬竹林,茂密修长、似碧绿浩海般的箬竹林,多美、多好看啊!这会儿我只想变成一只松鼠,从这儿蹦、跳、蹿到那儿,跳啊跳啊“嗖”一弹老远!

    徒步古徽道,无数新鲜的念头一闪而过,少年时背诵过的诗词歌赋从记忆深处翩然而出,又立刻被注入鲜活的生命,在途经的古道、山间自由飞舞。有人说,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到这里来背诗,因为这里是诗的家园。在这里,诗是真实而又平易的,挂在树梢上、长在田野里、流淌在小溪中……我想他是对的。等女儿再大一点,一定带她再行古道,看山看水,念诗作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