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5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立足供给侧改革 共谋农资行业创新发展
2016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在贵阳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张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资行业当前的困境是由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短时间内走出困境是不可能的,要做长期的准备。但当前也正是农资行业创新发展的机遇期,龙头企业尤其要增强责任和风险意识,积极应对困境,创造、提升自身价值,切实解决农业生产的痛点问题。在转型升级中要勇于自我否定、向死而生,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搞好农资行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资行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创新发展。——这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在2016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上所阐述的观点。

    5月10日,“2016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顾国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国家发改委经贸司有关领导,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苗宏,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刚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和讲话。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李殿平,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魁分别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副会长及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长会议的主题是“立足供给侧改革、着眼‘十三五’开局”。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对我国农资行业如何立足供给侧改革、应对行业困境、实现创新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可行的意见和政策建议。

    顾国新在致辞中回顾总结了农资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和体会。他指出,市场化是中国农资行业立足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肥沃土壤,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不动摇。只有坚持市场化,不断推进自我改革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准确定位,不断开拓创新,谋求事业发展。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越是在行业困难的时期,越需要顽强的斗志和团结一致的决心。全体农资人要直面困难不回避,勇于担当解难题,共创农资行业的美好明天。

    会上,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开磷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作了专题发言,12家农资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作了重点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正处于“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农资行业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直面行业困境,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服务,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年一度的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会长会议是协会会长单位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农资行业骨干企业的高峰会议,也是农资行业领军人物的高层论坛,已经连续召开了10次。会长会议紧紧围绕当年最重要的行业政策、行业形势和行业热点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邀请国家相关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到会,了解行业情况、听取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在凝聚行业共识、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研讨行业发展思路、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