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资》记者跟随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的营销队伍,先后来到四川省简阳、蒲江、什邡三地跟踪采访。近距离考察了三地种植业不同的发展水平和模式,也与当地的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进行了交流。记者感到,当地农业受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在加深,农民与流通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简阳市青龙镇:传统农业正在“起床”
4月7日早上,到达简阳青龙镇时,正是镇上赶集最热闹的时候。促销活动的场地就设在周义全的店铺前,这里是赶集的必经之路。大喇叭和充气拱门把不少农民都吸引来了。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简阳创新农化有限公司老板杨彬介绍说,她以前在农药厂干销售,2011年出来自己单干,目前在简阳的56个乡镇中都有网点。简阳蔬菜和果树育苗产业这些年发展比较好,但农户购买力有限。记者看到来来往往的人流中,青壮年极少见,大多是60岁开外的老汉和大娘。1952年生的赵修江,两个儿子10多年前就外出打工,他在家种10亩地,一半是“拾别人不种的地”,种水稻、玉米、花生、油茶和桃树苗。他说简阳农田大多缺水,产出低,如果再请工人帮忙就不赚钱了。所以他们非常需要省事高效的肥料和技术指导。
中化化肥西南分公司总经理郭幼敏说,他们在努力将产品推向销售终端。在简阳,他们与创新农化公司合作,在每一个乡镇选最少一个网店,由中化化肥员工帮助他们开拓业务,做促销和服务。记者看到,周义全的农药种子店内还摆着好几家化肥产品。一上午,中化化肥西南分公司的5个业务员,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过路的农民介绍产品、了解需求。而周义全负责笑眯眯地跟乡亲们递烟、收钱和登记。
蒲江县西来镇:现代农业“在路上”
4月7日下午,我们又赶到蒲江县西来镇。在这里的一处农家乐要举办一场农化讲座,陆续赶来的100多位种植户把教室挤得满满的。窗外一望无际的是刚挂果的猕猴桃。
活动的组织者叫吕利全,他的公司刚刚从成都亿颗粒农资改名为成都万物生农资。不管名字怎样变化,但服务农业的方向一直没变。他 从2014年开始与中化化肥合作,目前合作的形式有广告推广、农民会(培训)、各种行情交流等。他说,浦江县果树品种丰富,有柑橘、猕猴桃、柚子。水果的收入深受果树品种影响,像柚子一般亩收三四千元,而春见柑橘最好时亩收到2万元。这两年又兴起丑橘,卖得很好。农民比较富裕,对农资产品的需求大,也很想了解农资新产品。
40岁的李涛经营了300亩果园,58岁的周开华有200多亩。2015年他俩联合成立了蒲江县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服务150户、8000亩果园,还辐射到邛崃、金堂、名山等地。目前年产1600万斤水果,除当地批发销售外,还建有自己的冷库,由周开华负责自销到全国各地。负责农化技术和服务的李涛介绍,这次参加培训的主要就是专业社的社员。社员80%的土地都是流转来的,他们根据各地市场的不同需求调节生产,需要上新品种,通过嫁接一般两年就可产出。现在专业社对种苗、基地种植、肥药配送实施一条龙服务。他说肥药管理技术是难点,他们实行统一调节,肥药轮换使用,以确保效果。今天来讲课的“土专家”很有水平,通过果树的一叶一枝就可以开方下药。
随着近些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专业社也开始推广水肥一体化,以提高肥效,降低环境污染。相比简阳,蒲江不缺水,但现代化的滴灌设施农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只有2成的农户在搞水肥一体化。目前的主要办法是通过修建蓄水池,根据需要加入液肥,然后用抽水机抽上来后人工浇地。虽然办法笨些,但省人力,肥效也明显提高。
什邡四镇:精细化农业效益高
4月8日一早,我们又赶到什邡。2008年6月18日,“5·12”大地震之后一个月,记者曾来到满目疮痍的什邡采访报道。不到10年光景,这里路正楼新,已经丝毫看不到地震的痕迹了。一大早来自什邡各乡镇的七八十位种植大户就集中到一起,他们都开着私家车,用拼车方式高效地在一个上午参观了回澜、元石、马井和南泉四个乡镇的试验示范田。
在回澜镇慧剑村,什邡优质水稻协会副会长王有志介绍说,什邡农民有一套高效的种植模式。比如慧剑村这块示范田,一般采取“冬小麦+水稻”和“蔬菜+烟叶”轮作,一年一换茬,防治连作病虫害;同时注意用肥,通过有机肥培肥地力,螯合肥最大限度发挥养分效力。像大家参观的村民李德瞻的4亩烟田,由于管理得当,4年连作,亩产1100多斤干叶,按均价6元卖,刨除肥药830元、人工管理700元成本,一季烟草的亩收益在5000元以上。
在南泉镇方碑村,这里的烟田更将经济账算得格外精细。从隐峰镇欢喜村赶来参观的黄通宽对比了两块试验田后,给记者算了细账。先说肥料,试验田块采用了螯合肥+有机肥+海藻尿素,按营养吸收最大化的比例配方,将肥料投入成本降低、肥效提升;再算烟叶品种。试验地块种的是柳烟优良品种,虽然整体成本稍高,但每亩比对照田块增产100多斤烟叶,品质好,8元一斤随便卖,起码增收800多元。
在马井镇的菠萝村——一个水果名字的蔬菜种植村,陆义是大家参观农户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种的莴笋采用了套餐模式,比用单一肥料明显长势好,根茎粗壮,顶叶也更茂密。她介绍说,村里的蔬菜专业社大都采用套餐配肥,省事高效。
记者手记
农业多元化决定农资需求多样性
两天的实地采访调查中,记者收获颇丰。
四川这些地区的农业和山东章丘大葱、金乡大蒜所代表的单一品种品牌农业模式相比,结构复杂、品种多元。相应对农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多样化,农资竞争格局难以一家独大。
从这些地区看,由于农业品种多元,农产品集中度、品牌化程度较滞后,农户享受的品牌溢价就较低。像蒲江县华丰专业社的水果虽然远销到武汉、广州,但还没有自有品牌。他们说,我们的水果品质好,但多是给人家贴牌卖。今后打算打造自己的品牌。
不少农业经济主体亦农亦商,既通过精细化农业充分收获了生产领域的利润,也孕育了商业流通领域发展的潜力。在慧剑村,陈裕芬和她丈夫从自家的4亩地流转发展到40多亩,从水稻、小麦、玉米、黄豆种到儿菜、棒菜、莴笋,农忙时要请10多个小工。除种植,她丈夫还和几个同乡合伙做蔬菜生意,将本地的优质蔬菜收购贩运到成都、彭州,最远卖到新疆和北京。她告诉记者,家里的生产她管,现在也想发展水果种植,这个收入更高。
农民有想法、有需求,当地农业发展自然多样化,农资需求也才能呈现多样性,彰显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