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国农资传媒发出倡议:
拒绝使用化肥染色剂

《中国农资》记者 刘一凡

孙立新(左二)向张福锁(右二)介绍拒绝化肥染色剂倡议活动。
参会专家仔细阅读倡议书。

     近几年来,一些肥料厂家为自家的化肥穿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通过在化肥中添加染色剂,将肥料颗粒染得五颜六色。而化肥中添加的染色剂不仅污染环境,还增加了企业成本,增加农民的负担。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中国农资传媒通过本次会议的平台,向社会发出疾呼:“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

    在此次会议上,中华合作时报社编委、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在致辞中倡议参会嘉宾共同“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他指出,化肥染色剂对于耕地质量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于土壤安全的威胁日益加深,同时,化肥染色剂更为大批化肥企业带来“非必须”的成本,对于农作物却毫无益处,而这些成本最终让亿万农民“埋单”。他倡导全行业行动起来,守护土壤安全,拒绝使用化肥染色剂。对此,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纷纷“点赞”。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表示,化肥染色无益土壤、无益企业、无益农民,有百害而无一利,拒绝肥料染色从每个人做起。大连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浩表示,只追求商业利益的染色行为,并不能给农业带来真正的价值,拒绝染色是好的倡议,公示肥料产品的真实养分应该是杜绝染色的一种方法。

    郑州大学化工教授许秀成积极响应并在“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的倡议书上签字。他告诉记者,化肥染色剂最早使用于二铵染色:“最早我国进口的二铵是褐色的,后来品质升级、纯度提升,国产二铵颗粒呈现浅黄绿色。但是由于农民的认识没跟上,只认识褐色的,一些厂家就开始用染色剂染色。这实际上是不应该的。”

    陕西汉唐环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霞也通过此平台,向其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用户郑重承诺:汉唐农业守护土壤安全,珍爱农业生态,拒绝使用化肥染色剂,让化肥回归原生态,让农业迈向新生态,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