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执行总编辑 孙立新
随着今冬最强寒潮来袭,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迈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冰点”达到极值。无独有偶,这场寒潮仿佛也映衬出2016年我国农资行业即将面临着“史上寒冬”,农资行业唯有转型升级和“抱团取暖”。
2016年1月21日,云南大理,没有风花雪月,只有天寒地冻!您瞧,图中大理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张定莲(右三)就趁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水肥一体化论坛和公司液体肥料投产仪式之际,邀请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左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左二)、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右二)、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左一)齐聚公司车间抱团烤火取暖,集各方声音智慧,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水肥一体化应用发展献计献策。
在这严寒时节确需一盆火。这盆火让农资人雪中送炭抱团取暖,昭示行业浴火重生转型升级,也预示着行业红红火火未来美好愿景!
在这严寒时节还需一把火。中国农资传媒作为行业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愿化身为火,温暖你我。2016让我们携手温暖同行!
《中国农资》副总编辑 张 琴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新年的阳光已洒向大地,新年的春风已吹响田野,农资人一路奔跑从2015年来到2016年,虽然这个冬天比我们预想的要寒冷,但是农资人的心是火热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跑过2015年,2016年农资人将继续快速前行,作为行业媒体先锋,中国农资传媒将一路陪伴农资人温暖前行,一同留下温暖的回忆,赢得温暖的收获!
一份《中国农资》周报,
一个中国农资微信平台,
一次农资行业活动,
一个中国农资传媒网,
都代表着中国农资传媒小伙伴的一份火热,一份温暖。
2016,让我们携手温暖前行!
《中国农资》副总编辑 吴 江
人们说2015年格外寒冷,即使跨入新年,我们依然感受着它摆尾式的最后疯狂!但是,从2015年的“奔跑吧农资!”到“2016年在温暖中前行”,中国农资传媒因为有你的陪伴才倍感温暖!希望您对中国农资传媒依然满怀信心和热情,即使电商袭来,我们仍是您捧在手中的最后一份报纸,不舍不离。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会为您打造一份不一样的天空湛蓝!
《中国农资》记者 阴剑锋
2016年已经起航。在经历严冬考验之后,农资行业正在向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昂然进发。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这是一次充满激情的旅程,我们已经感受到行业澎湃如潮的脉搏,我们已经听到行业深处激荡变革的轰鸣。在通往中国农业梦的征程上,我们将与中国农资人共同书写新的精彩。
《中国农资》记者 张 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每年春暖花开之前都将经历一段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这恰似行业目前所经历的特殊时期,看似寒风凛冽,但每个农资人心里却是一团熊熊烈火,正在以矢志不渝、砥砺奋进的步伐向前迈进,并且正在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度过寒冬。“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只要行业携手同行,必将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2015年是我国农药行业发展充满活力的一年,同时也是适度调整的重要一年。一些新形势和新变化不仅给行业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为行业、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机遇面前,行业从业者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在困难面前,大家戒骄戒躁、敢于承担。国内一批批优秀的农药企业不仅立足国内市场,同时深耕国外市场,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农药产业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希望。新的一年,我要给农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点个赞!
《中国农资》编辑 张高科
心碎,情殇。2016年农资行业的开局并不如意,人民币大幅贬值、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尿素价格持续跌至近10年低位……可以说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农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转型升级、阵痛”或将是2016行业的关键词,作为中国农资传媒的记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站在行业的发展角度,为企业发展鼓与呼。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2016年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主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的引领下,农资行业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祝各位同仁新春愉快、家庭幸福!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如何突围?在经济形势探底、化肥行情低迷的大背景下,不要单单寄期望于行情的上涨,而要在寒冬中锻炼队伍、练好内功,才能在行情上涨时一马当先,实现爆发式增长。针对2016年的肥料企业策略给出如下建议:一、要改进创新,不要转型升级;二、要稳固传统渠道,不要被电商吓死;三、要精耕细作区域市场,不要粗放增长、贪大求全。
《中国农资》编辑 刘 颖
人们常说难熬的日子过得很慢,快乐的日子过得很快,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2015年已经远远离去,2016年已经到来。虽然这个冬天格外的寒冷,但是因为对未来美好的期许,我们心中仍燃烧着火焰,我们要在温暖中前行,我们要对自己说冬天快乐, We are young,2016年,我们来了!
《中国农资》美术编辑 胡晓鹏
风雪、冰冻挡不住新春的脚步,消融不了喜悦的气氛。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多的事情要做,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们当以更加矫健的姿态冲向前方。在这新旧交替的美好时节,让我们一同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中国农资》编辑 张 番
回首过去,我们有欢笑、有泪水,有激情、有淡然,有成功、有羁绊。几年间,这些情感在磨砺中教会我们成熟起来。2015年,农资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惧行业“寒潮”,积极抱团取暖,阅历因此而更加丰硕。新年来临,农资人怀揣梦想、整装待发,装载满满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中国农资传媒始终与您同行。让明天安然,让未来更好!祝农资业界同仁猴年好事连连,好梦圆圆;愿新的一年里幸福欢乐常伴您左右。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大家都抢跑在奔向“未来”的路上。可是,每一个在路上的人却都感到很累,无论发展的好坏,都觉着没有安全感。何以至此?是机会趋于均等的表面之下,往往成功与否要看你所处的场域而定;是求变、求异的心太切,而敬畏常识的勇气已不在,更毋庸把常态上升为一种价值观;是现实中多元价值的利诱,让我们无法抉择,不能更好地去坚守自己,所以,我们本该常态的时候,要么失态、要么病态、要么变态。2016来了 ,让我们寻根问道,对照内心,在“新常态”下,想想该如何更好地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2016,又是一年新春。新春寓意着一切美好的开始,对农资人也是一样,踏入2016,一切都将有新的变化。2016年,行业洗牌极有可能加剧,这注定了2016年是一个拼智慧、拼能力的一年。产业的集聚整合让业内“战士”找到了拼搏的战场,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2016年新春对农资人的意义:活着、拼搏、向前。“狭道相逢,勇者胜”,谨以此语与所有农资人共勉。
《中国农资》记者 张艳潇
2015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这一年中,我们有欢乐也有悲伤,有得到也有失去。作为一个农资媒体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会更加关注行业的焦点问题,成为农资行业发展和变革中的见证者、参与者。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中国农资》编辑 高 远
羊年脚步匆匆而去,猴年脚踩祥云而来。2015年的农资市场,先甜后苦。上半年国内市场需求正常,出口量节节高升,而下半年农资市场却忽然遭遇“寒流”,国内、国际几重因素下,市场遭遇“急冻”。新的一年,希望春风能吹化冰层,农资行业、农产品价格也能“万物复苏”,大家事业蒸蒸日上,生意风风火火;每年都能享受丰收的喜悦,也能享受卖出产品的喜悦。面对机遇和挑战,农资人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的农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