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1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6年病虫害预报:水稻、玉米发病可能性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5年12月15-16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会商了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由于病虫源发生基数较高、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有利等因素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其中,小麦赤霉病、粘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于2015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NO1

    水稻“两迁”害虫

    预计2016年稻飞虱总体偏重至大发生,程度将明显重于近年,发生面积4.3亿亩次。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西南、江淮稻区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2亿亩次,黔东、湘西、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湖库、沿江稻区大发生,西南大部稻区中等发生。

    NO2 

    水稻纹枯病

    天气预测:我国主产稻区纹枯病连年发生,田间菌源基数不断积累,大部稻区具备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菌源基础。2016年春季(3-5月),西南、江南和华南稻区温度偏高,降水偏多。目前我国各稻区主栽的粗秆大穗高产品种多为感病品种,温湿条件和种植制度适合水稻主产区纹枯病越冬和病害流行。

    预计2016年水稻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2.7亿亩。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大发生,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西南南部和东北稻区中等发生。

    NO3

    水稻螟虫

    预计2016年水稻螟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亿亩次。其中,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混栽区和西南北部稻区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西南北部稻区中等发生;大螟在长江中下游部分稻区呈上升趋势。

    NO4

    粘虫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气温接近常年,对粘虫种群冬春季繁衍和发生为害有利。

    预计2016年粘虫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次。其中黄淮、华北和东北等地玉米为主的禾谷类作物局部田块高密度集中为害的风险较高。

    NO5

    小麦蚜虫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华北、黄淮中北部和西南大部降水偏少,冬春季气候对蚜虫越冬和发生为害有利。

    2015年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稳中略增,苗情长势较好,江淮、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主栽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普遍较差,有利于蚜虫发生为害。

    预计2016年小麦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亿亩次。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四川、宁夏、华北和黄淮的其他麦区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部、西南、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

    NO6

    小麦条锈病

    预计2016年条锈病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7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及西北部、陕西南部及关中西部、甘肃陇南及陇中晚熟麦区、四川东北部沿江河流域、河南南部、新疆伊犁河谷东部及塔城盆地局部地区偏重流行,西南其他麦区、甘肃大部、陕西其他地区、河南大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其他麦区中等流行。

    NO7

    玉米螟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东北大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有利于一代玉米螟成虫集中羽化。东北、华北等大部地区品种抗性差,对玉米螟种群繁殖为害有利。

    预计2016年玉米螟发生面积为3.5亿亩次。其中,一代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和西南部分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5亿亩;二代在辽宁、内蒙古、新疆和云南偏重发生,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1.2亿亩;三代在黄淮海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8000万亩。

    NO8

    飞蝗

    预计2016年东亚飞蝗总体中等发生,河南濮阳、荥阳、焦作,山东东明,河北南大港、海兴,天津北大港,山西芮城、永济,陕西大荔,海南东方等地局部地区夏蝗会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西藏飞蝗在四川、西藏大部常发区中等发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区局部偏重发生。亚洲飞蝗偏轻发生,不排除境外飞蝗迁飞入境为害的可能,黑龙江和吉林局部苇塘湿地可能发生高密度群居型蝗蝻点片。东亚飞蝗、西藏飞蝗、亚洲飞蝗发生面积分别为2000万亩、160万亩、60万亩,达标面积分别为1200万亩、110万亩、40万亩。

    NO9

    草地螟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西北、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对寄主植物生长、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宿留、繁殖和一代幼虫发生为害有不利影响。

    预计2016年草地螟一代在西北、华北、东北大部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由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地虫源不清,不排除一代成虫集中迁入造成二代幼虫发生为害的可能。

    NO10

    气候型

    流行性病害

    天气预测:2016年春季,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长江中下游至黄淮南部降水偏多,其中安徽、江苏、上海、浙江西北部、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偏多2-5成,对赤霉病流行十分有利。

    水稻分蘖和抽穗期、小麦抽穗扬花期、玉米拔节至抽穗期和马铃薯开花期是易感病期,此时期的气温条件多适合,降水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而常发区此期易遇到阴雨连绵或多雾天气,造成病害严重流行。

    预计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江苏沿江和苏南、浙江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大流行的风险,长江中下游其他麦区和黄淮麦区有偏重流行、华北和西南等麦区有中等流行的可能。稻瘟病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程度重于2015年,发生面积8000万亩次。

    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东北等部分稻区偏重流行,感病品种有大流行的风险。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9000万亩,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大发生,东北、华北大部为偏重发生,西南大部中等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面积3500万亩,在西北、华北、东北、西南产区总体中等发生,西南东部以及甘肃中南部、陕西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中西部、湖北及湖南的西部偏重流行风险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