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已经是非常紧要的瓶颈制约。可以说,人才数量和能力决定了农村电商发展方向和成熟度。现阶段,发展农村电商,一方面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培训人才。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个重大工程,破解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需要系统性保障和持续性投入。要从根本上解决电商人才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协会等多方协力、多措并举,逐步建立起适应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特点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
“引”“育”并重,吸引人才
要想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人才问题,要着眼于引进目前紧缺的人才类型这个关键,处理好电子商务人才的“引”和“育”关系。之所以强调这是破解农村电商人才瓶颈的关键,是因为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
目前,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农村对于目前集中于大城市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吸引力。因此,“引”最主要的是要引进能“接天线”的人才,能对接大城市电商圈和最新发展趋势的人才;而“育”则是要着力培育“接地气”的人才,能够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实际,能够整合、挖掘农产品电子商务资源的人才,这其中,“引”是关键,“育”是重点,两者缺一不可。
立足实践,通过锻炼培养人才
要立足于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加大力度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这是应对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有效措施。
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供需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变。基于这一现实挑战,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除了积极主动地招引年轻人返乡从事电商创业之外,要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农村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如果将网店装修、拍照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服务商,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培养人才。此外,通过网商联盟、俱乐部、沙龙、企业互访等灵活可行、形式多样的交流分享,也对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多样性人才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以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多样性的人才需求。
人才是有层次的。对于一般的操作型人才而言,培养周期很短,只要收入与工作环境不错,可以通过技术、技能培训的方式迅速补充人才;而管理、技术型人才就要复杂一些,这要看企业的文化、团队的凝聚力和人才对企业发展愿景的判断,整体符合一般企业管理人才的流动规律。总体来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目前最缺三类人才:运营推广、美工设计、数据分析。要以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重点,做好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培养实用操作、技术骨干、电子商务高端管理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引领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强调实用性,有针对性培养人才
要放眼长远发展,突出抓好适应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掣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原因还是真正熟悉农村的电商人才匮乏,这是由于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和毕业学生大多数来源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等专业,导致从这里走出来的农村电商“人才”并非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所渴求的人才。
从本质上讲,农村资源与城市社区资源虽有类似但是又有很大区别:城市社区资源的大部分都是消费者与用户,部分参与进去的是商家;而在农村,农民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城里人需要的商品他们也需要,农作物既可以在集市上直接供给终端消费者,又可以卖给商家。这使得供应链进一步下沉与延长,同时农村与商家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供需关系。
因此,从农村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着眼,必须从改变培养方式入手,既充分依托农业传统业务的基础,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从而培养出真正被社会所渴求、所需要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人才。
表:三大因素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01 数量
据分析,未来两年县域农村网商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对供销合作社而言,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全系统特别是基层供销合作社普遍缺少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
02 结构
从结构看,目前说得最多的是缺少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目前电商行业最需要关注的是,现在人才结构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懂电商的人不熟悉农村;熟悉农村的人不懂电商,既熟悉农村又懂电商的人太少。
03 能力
从能力看,即使已经开始从事电商创业的人才,也面临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调查数据表明,20%的人认为缺少开店知识,另有14%反映不会设计网店,31%的人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经营管理和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