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技术、新出路 ——麻省理工对钾长石的探索之旅(四)
施用钾肥补充土壤流失的钾元素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上期回顾

    用钾盐矿例如钾长石作为可以替代可溶性钾肥的产品来使用,已经不是新的课题。由于钾长石资源丰富且品位相对较高,它已经成为农业实验、试验和调研的对象。长石中提取钾肥的历史持续至今,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科学家依然致力于研发新技术、向贫困的农民提供支付得起的产品。发展长石中提取钾肥技术有助于改善食品安全问题,对全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期报道将通过介绍钾元素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的流失,让读者了解农业种植过程中补充钾肥的重要性。

      钾元素通常存在于自然界中,大多以氧化状态正1价存在。它是地球表面第7大丰富的金属元素,通常存在于硅酸盐矿中,比如在钾长石和云母中。此外,钾元素还常见于蒸发盐矿中,这样的钾元素为可溶性,例如同时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杂钠钾盐。

    钾元素在地表中循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钾以钾肥的方式被施于土壤中。然而,这些钾元素有30%-40%流失到地下水中;农耕、放牧和土壤的自然变化消耗了剩下的60%-70%。由作物吸收的钾通过人吃进新鲜的蔬菜、加工食品以及肉食而被人体吸收。而钾元素不断地被人类消耗然后排出。有科学文献显示,按全球人口95亿计算,人类将每年排泄钾元素约107吨!如此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浪费,最终成为污水污泥或流入大海。事实上,钾元素的主要收集点是海洋。因此,海藻中能找到相对高密度的钾元素。一些海藻是许多亚洲美食中传统菜肴的原料。海水蒸发时形成的蒸发盐矿把钾元素从海洋中归还到地表层。此外,黏土矿物的化学反应也会将水中的钾元素储存于沉积物中。只要这样的地质循环持续下去,那么土壤中钾元素的自然减少就会限制作物的生长。然而,人类生产制造出的钾肥可以及时补充使土壤中持续富钾,从而促进农业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