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版)
钾肥:业绩平稳增长
盐湖股份是我国钾肥行业龙头企业,钾肥产能稳步扩张,国内领先地位不断得到巩固。2015年随着产能规模扩大,公司氯化钾业务销量有望维持增长,推动盈利提升。而化工项目(盐湖综合利用一期、二期项目等)短期内仍难以扭亏,减亏进度则需观察公司项目负荷提升进度及相应化工产品的市场景气情况。2015年盐湖股份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3.17亿元,同比增长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下降15.95%。报告期内,公司共生产氯化钾216.11 万吨,同比增长14.37%。销售氯化钾177.7 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销售单价1.665.92 元/吨,同比下降3.78%,而氯化钾毛利率则比上年同期增长7.92%。化工项目一、二期亏损6.16 亿元,比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扩大。
公司表示,上半年公司化工产品销售规模继续扩大,带动销售收入小幅增长,但由于化工项目产品盈利能力低于钾肥,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81%至48.4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4.32%至31.45%,中财务费用率同比提高了3.03%,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0.99%。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但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收到钾肥增值税返还3.39亿元,同比增加了1.77亿元,缩小了净利润的同比降幅。报告期内公司钾肥业务盈利维持增长态势,而化工项目合计亏损额约为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扩大,是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目前正在同春和集团及其关联公司MAG 公司就刚果120 万吨钾肥项目进行洽谈。我们预计该刚果钾肥的主要销售地可能在南美,巴西是钾肥的主要进口国家之一,如果该项目达成,将有助于盐湖“走出去”,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地位和价格话语权。
自9 月1 日起国家将取消对化肥行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原本钾肥行业执行的“先征后返”政策也将一并取消。在这之前进口氯化钾不征收增值税,但是政策改变后,进口氯化钾将在大合同价格的基础上增加13%的增值税,加上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进口氯化钾的价格将出现上浮。因此国内的氯化钾厂商或将借机跟随进口氯化钾涨价,将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转嫁部分因取消增值税优惠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政策规定,进口无大的抵扣项,就按今年出厂价315美元/吨的大合同价格来计算,需缴纳40.95美元/吨的增值税。如政府方面无相应的保护措施,贸易商若想维持当前的利润,只能在9月1日后将每吨价格上调约250元/吨。总体来看,氯化钾总体仍然供大于求,相对的高价还可能影响需求,国际行情低迷,需提防明年大合同价格再次下降的可能,所以长期来看对于氯化钾行情不应太过乐观。
复合肥:依然维持高增长
虽然近年来化肥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一直不容乐观,但复合肥企业的业绩却一枝独秀,2015年上半年,国内复合肥企业的业绩依然维持高增长,无论是国内复合肥龙头企业金正大,还是新洋丰、史丹利、新都化工,净利润增长都达到20%以上。
作为全国收入规模排名第二的复合肥龙头企业,新洋丰,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4.43亿元,同比增长3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43.59%,,扣非后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3%。公司表示,磷铵量价齐升以及复合肥销量提升是带动公司业绩强劲增长的主因。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磷铵收入同比增长139.52%,毛利率提高了9.34%。同时公司的复合肥业务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的销量增速大约在20%左右。2015一季度公司复合肥业务营收32.35亿,同比增长12.28%,毛利率21.86%,同比提升0.5;上半年广西新洋丰20万吨尿基复合肥和40万吨高塔复合肥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带动公司复合肥业务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公司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的销售额增长非常明显。
国内最大的复合肥制造商,金正大上半年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34.7%;实现扣非净利润6.43亿元,同比增加35.06%。上半年公司以套餐肥新产品推广为主线,以品牌建设、顾问式营销、重点县建设、渠道开发与优化和市场终端亮化等为手段,带动普通复合肥、控释复合肥销量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公司表示,虽然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但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加主要是受复合肥新投产105万吨产能带动销量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5.94%,同比下滑1.72%,主要是由于氮磷钾等单质肥价格同比有所上涨导致成本增加所致。 复合肥产能继续增加。2015年上半年,公司多个项目先后投产,目前金正大已具备各类复合肥总产能645万吨/年,其中60%为控释肥、硝基肥、水溶性肥等新型、高毛利率品种,未来公司产能还将进一步增加。
史丹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53%。上半年净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收入与净利增速同步高于20%,从前两年原材料价格低迷带来毛利增长开始转变为利润率稳定后的销售放量驱动增长。公司目前有“史丹利”、“三安”两个战略品牌和“第四元素”一个高端品牌,通过品牌与产品的分类与组合,形成了清晰的品牌规划和产品序列。坚持“双品牌双渠道”,公司“第四元素”品牌一级经销商已达到800家,与原有的1600家一级经销商共同形成了高密度的下沉渠道,这都是企业利润增长的保证。
新都化工201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高增长,实现营收29.01亿元,同比增长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增长49.43%。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复合肥销量增加和氯化铵价格回升。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变化不大,三项费用都有提升,三费比率提升1.24%。分产品来看,复合肥实现营收19.64亿元,同比增长30.83%;联碱产品实现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13.36%;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6.49%;品种盐营收小幅下降。目前公司复合肥产能已达473万吨,其中新型复合肥360万吨,占比76.11%。上半年增量主要来自于宁陵和平原新建产能的释放,硝基肥和水溶肥放量提升单吨盈利提升。此外公司竞拍获得前湖北诚丰科技,并将继续扩产60万吨缓控释肥和20万吨高塔水溶肥,复合肥持续发展潜力大。
电商: 开启新的增长点
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推动下,作为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应用,农村电商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各路行业巨头也已经瞄准了农村电商这块潜在规模超万亿元的大蛋糕。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及零售巨头不断加速推进其下乡之路。而在农资行业内,传统农资企业也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触网”、“触电”。在A股市场,金正大、新洋丰、新都化工、司尔特等复合肥企业在做强传统业务,保证利润高增长的同时,也纷纷涉足电商,更是成为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题材。
7月正式上线的“农商1号”由金正大集团、国家产业基金、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有财政部、农业部两大直属基金+五大央企总投资20亿元的资金保障;60天试运行以来已经覆盖5个区域、建立500村站、发展10000会员;8月3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农商1号”目前日均流量约2000-3000人次,接下来将按各地县级物流运营中心建设及备货进度来相继开通网站订购功能,上线产品正在快速铺货到全国各县物流中心,下半年更有更多市场开通线上订购、线下送货到户服务。
新洋丰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洋丰村淘”电商平台。2015年6月15日,公司与阿里软件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洋丰村淘”电商平台,公司在“村淘”上开设店铺并销售产品,由阿里软件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新洋丰作为第一家入驻阿里“村淘”的复合肥品牌,相关线上销售产品已经生产和备货,正在陆续上线,初期选定11个县级区域试点农资电商业务,启动“三专”运营(电商模式专用品牌、专用配方、专用渠道),一些试点区域的整个交易环节已经打通并已完成数笔实际交易。
新都化工依托复合肥业务在农村现有的经销商、零售商渠道和盐业公司在农村的营销网络,公司积极推动公司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新都推出的哈哈农庄以满足农村刚需为出发点,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理财、娱乐、社交需求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哈哈农庄的运营模式为哈哈农庄APP+县级运营中心+乡镇体验店,线上APP与线下体验店(O2O)互动。目前四川已有2家县级运营中心、26家哈哈农庄体验店开始试营业,公司正全力进行体验店、配送中心的试营业及APP优化工作,待成熟后将在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全面推广。
史丹利公司则致力于从单一的农资供应商转型为农业种植服务商,打造和完善“农资+金融+信息”农业服务体系,为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提供全套综合性农业种植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农业服务公司已在东北、内蒙、华北等地区流转土地4万多亩,服务土地20余万亩,已拥有粮食烘干能力55万吨/年;小额贷款公司共发放贷款6800多万元,发展客户80多家,主要服务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企业;公司官网手机版、微信企业号“掌上史丹利”等项目的开发完成,互联网分销系统正在内测中、农业O2O平台互联网项目已启动。长期来看,公司业绩驱动因素将由复合肥转变为农业服务,一旦转型成功,万亿级别的农业服务市场将为公司成长提供极大空间。
芭田股份上半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元,其中有5亿元将投向智慧芭田大数据综合平台项目,综合平台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及线下300个服务站两大内容,通过两者结合为用户提供包含技术支持、农资支持和机械支持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未来公司还可以结合大数据综合平台探索新业务模式,如农户信用记录、与个性化种植方案挂钩的保险产品等,为公司未来打开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平台为基础,多种增值业务齐发展,这种新商业模式将成为芭田股份未来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7月27日,证监会核准司尔特非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0.3亿元,其中将募投2.06亿元建设O2O电商平台,以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地基的大数据为支撑,搭建以测土配方为特色的司尔特农资电商线上平台,提供农资展示交易等多种服务模式,并在重点产粮大省开展整合土肥、植保、农技推广等基层服务机构的优势资源,重点建设10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线下服务站。
2015年上半年化肥上市公司的业绩可圈可点,在传统业务上,复合肥行业景气,各企业新增项目逐步释放,保证了利润的增长。在新业务拓展上,农村互联网化势不可挡,农资电商大风持续刮起,站在农村互联网的风口,各大主流企业也借助“互联网+”概念在A股市场火了一把。但面对产能过剩的现状及化肥市场化的推进,未来化肥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将会受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