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9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企业应该向市场要利润

小 波

    近期,在微信朋友圈里,增值税的话题关注度超过了农资电商。一个从事化肥行业30多年的老农资人感叹,化肥行业越来越难干,为什么还要复征增值税,让低迷的化肥行业雪上加霜。

    小波给这位老大哥说,首先,你不应该抱怨,复征增值税是市场化的需求,长期来看,化肥行业的其他优惠政策也会逐步取消。其次,你应该知足,毕竟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国家还没有逼着你交。

    大家已经习惯了各种优惠政策,铁路优惠、电价优惠和税收优惠等,优惠没有了,若有所失。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小偷上街没有偷到东西,就相当于丢了东西。我们占着优惠政策的时间长了,一旦取消,难免有情绪的上的变化。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肥料行业无优惠的新常态?

    首先,进货时记得索取发票,争取尽可能多的进项税抵扣,这样能够规范企业的发展。有的化肥企业老板,心里只有一本糊涂账,根据每年的库存和欠账款算今年挣了多少钱。这种方法不是个别老板的方法,而是具有普遍性,不但有这样的农资经销商,还有部分小工厂也是这么算账。用开玩笑的话说,美其名曰“大智若愚”,其实是缺少账目明细和库存明细。

    其次,大家应调整失落的心态,适应无优惠的新常态。因为化肥行业属于高耗能、有污染的过剩产业,长期来看,取消优惠是早晚的事情。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向市场要利润,这是才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最稳定的。

    适应新常态,向市场要利润,在营销战略的层面,企业应该怎么做?

    一是收缩市场。作为生产企业,不但要实现原料采购就近化,关键是收缩销售半径,降低物流、市场开发成本。收缩市场,绝对不是后退,而是有的放矢。

    有的老板有疑问,远距离市场确实如鸡肋一般,但是一旦放弃,会不会伤了企业元气?部分山东老板脑袋聪明,自己作为小企业,没有实力建那么多分厂,就在东北找加工厂灌包生产。灌包的问题非常多,行情不好了愿意给你生产,行情好了谁还会搭理你?况且,近几年因为灌包,出现了非常多的质量事故,给企业造成了品牌资产流失和客户流失。作为行业潜规则,部分大企业在运距之外或者旺季捉襟见肘之时,依然采用此举来节省运距和时间成本。长期来看,此法不可取。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取消,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逐渐加大,“山东的肥料卖到广东,广东的肥料卖给山东”的局面会越来越少。

    就化肥行业来讲,收缩市场是一种科学的战略规划。收缩市场,意味着更低的运输成本,更便捷的物流服务,随叫随到的服务姿态,有效的业务员管理,降低无效的差旅支出,当然还有专注一个区域市场、一两种作物的更精准的肥料配方。

    二是细分市场。细分市场上的隐形冠军,意味着在细分市场的细分产品上,有着远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的单品利润。细分市场的成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人无我有的强势产品、呼风唤雨的营销能力、所向披靡的销售团队。若无法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请不要尝试走出你的销售半径,收缩市场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复征增值税是好事,会推动企业更规范、行业更规范,为有能力向市场要利润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