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战火中的祖母

山东联盟化工集团 陈晓霞

    祖母去世时,父亲六岁。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没有一张照片乃至画像记录下她的姿容。父亲只在模糊的记忆里想着,祖母的嘴微微有些下兜,我马上联想到三叔长长的下巴,但又觉得像框里祖父消瘦和善的脸庞似乎与三叔更为吻合,于是,刚刚捕捉到的有关她的一点信息,又在倏忽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她的血液流过父亲,又流到了我的血脉里,这使我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女子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我常在和风丽日下勾画她的形象,想象她小时候和生性顽劣的哥哥进学堂时,心中闪过的那丝忧虑和惶恐。哥哥不喜读书,却好演戏,常常课上一半,人已混到戏班子里跟丑角们聊戏去了。妹妹身在学堂,如坐针毡,一面恨兄长不争气,一面又怕他回家挨老爹的板子,于是,眼睛忽闪忽闪望着先生,鼻尖上却已急出细密的一层汗珠来。

    如果不是日本人到来,祖母至少该有一个安宁的人生。她会亲手带大她的孩子,教他们诗文或简谱,给他们一个母亲能给的呵护,让那个贫寒之家时刻洋溢着融融暖意。但她没能做到这些。战争让他们不断迁徙,她和祖父拖家带口,一路西逃,所有愿望只剩下活着。1942年秋末冬初,她刚在逃难途中诞下最小的儿子,就赶上了日本人的又一次“扫荡”。一家人不得不再次逃亡。她怀抱胎血未干的婴儿,趟进冰冷刺骨的黄河水,不久就得了“月子病”,死在荒凉的野坡上。

    直到临终,她都记得先前度过的“好日子”——她爱唱歌,不是做针线时低声哼唱的那种,而是照着不知谁捡来的简谱,在一群目不识丁的乡亲们面前唱八路军的军歌。她的嗓音又清又亮,她的人也大方俊朗。祖父扯她回家,呵斥这个年轻媳妇:“外头这么乱,你咋敢唱这种歌?赶明天换了人马,还不砍掉你的头!”她眨巴眨巴眼睛,满脸疑惑:“会吗?”还有一次,腊月里蒸年糕,她往灶膛里扔上木柴,就去跟邻家女子玩“毛球”(用线缠绕的一种球),结果忘了时间,一锅年糕全成了糊粑粑。祖父训她,她大气不出一声,娇憨乖巧的样子,叫祖父再骂不忍。

    她也有过疑惑吧?疑惑她的安宁日子去哪儿了?疑惑一帮日本人何以让中国百姓像惊慌的蝼蚁四处逃亡?疑惑她与这些人无冤无仇,为什么却被他们逼得居无定所,寝食难安?疑惑谁制造了这场苦难,让她盛年死去,留下五个孩子从此再无母爱遮挡?

    死的前夜,她或许曾艰难爬起,跪对苍天祈求:老天爷,等我把娃娃们拉扯大再叫我,行不?第二天,家人面对的,却已是一具冰凉的遗体。

    那夜,持枪挺进的日本人不知道,一个中国妇人,因为他们的闯入撒手人寰;五个年幼的孩子,因为母亲离去,从此走进人生的风雨。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