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特色化合作社扎根广袤黑土地

《中国农资》记者 宋安勇

绥化中心社的启动大会上,社长和服务专员集体亮相。
尚志市中心社继续进行合作社宣传,当天的宣讲会吸引大量农民参加。
省内多家中心社积极展开为农服务,农民对于合作社的热情日益提高。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中心社,社长郑富强专门制作了大型的中新社标志。

(上接24版)

    方正县:上阵父子兵

    在东北三省一区的诸多中心社中,黑龙江省方正县中心社社长刘武和通河县中心社社长刘家良是一对父子。就是这样一对“父子兵”,他们将方正县、通河县两家中心社经营得有声有色。当记者来到方正县中心社进行采访时,中心社社长刘武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刘家良此时正在通河县忙得不亦乐乎,接受记者采访的“重任”落到了他本人的肩头。没能采访到通河县中心社的社长,记者感到有些遗憾,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记者看到了这两家合作社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刘武告诉记者,在没有加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之前,他在当地自行组建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原来的合作社业务是为农民普及种植技术,同时供应种子、农药、化肥,合作社采用销售模式,每年经销种子200多吨、化肥3000多吨,当时的合作社在当地属于小有名气的农资经销商。然而原来合作社的农资销售业务在农民看来会越来越“不买账”,他本人也意识到农资零售的前景并不乐观,各家肥料生产企业都将目光瞄准销售终端,农资零售商的转型在所难免。就在原有合作社面临转型的关头,他接触到了中农控股开展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中农控股这样的大型央企带头,在听取了中农控股的惠农政策宣讲会以后,父子二人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农控股,成为方正县中心社社长和通河县中心社社长。

    原来,刘武父子以前都在林业部门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末响应政府号召下海经商。步入商海之后,他们将目光由林业转型为农业。经过不断的学习,父子二人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渐行渐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拼搏,父子二人在当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方正县中心社组建基层社40多家,入社社员4000人左右,入社土地总面积在10万亩以上。通河县组建基层社30多家,入社社员人数在2000人以上,入社土地总面积8万亩左右。从种植结构上来看,两个县的作物种植结构相似,以水稻种植为主,部分沿山区地块种植少量的玉米。在正常年景下,当地水稻亩产1100斤以上,收购价格在每斤1.5-1.6元,“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建立后,在粮食收储阶段能够为入社农民提高收购价格每斤0.05-0.08元。

    刘武还向记者介绍说,在进一步的工作中,中心社还要更新基层社的社长,让基层社社长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理念摸准吃透,从而使基层社在将来的合作社工作中真正能够发力。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最少要做到每个乡镇有一名服务专员负责,中心社日常留5名服务专员应对日常工作和突发情况,另外还将形成完备的人员结构和配送车辆,将农资直供模式切实地进行下去。对于通河县中心社,将以自身的模式传授给儿子,父子俩一起将合作社事业进行下去。在今年3月份,将召集各基层社社长进行集中宣讲,告诉他们作为“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各基层社社长,为农民服务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除此之外,中心社将在中农控股的领导下,积极带动农民加入合作社,将方正县、通河县中心社建设成为当地大规模的农业合作社。在具体工作上,当前还要加大力度发放土壤调理剂,帮助入社社员办好社员证,将合作社的日常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桦南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提起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心社社长孟翠华,东北三省一区所有的合作社社长和服务专员没有一个不对她感到佩服。今年62岁的孟翠华是东北三省加内蒙古自治区所有中心社社长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说句实话,到了花甲之年的她本应该与家人共享天伦,休闲、旅游、偶尔照顾隔辈人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然而她却退而不休,一直忙碌在合作社建设工作中。记者侧面了解到,孟翠华的儿女在当地都有着体面的工作,可是老人家为什么还会这么拼呢,记者决定第一时间采访到她,彻底聆听这位老人和他的团队发生的故事。

    坐在记者面前的孟翠华看上去压根不像60多岁的人,从她的谈吐和思路看上去,俨然50出头。说起她和桦南县中心社的故事,还是要从头道来。孟翠华告诉记者,她长期以来一直做农资工作,退休之前负责的农资经销门店隶属于当地供销社。2013年,当地的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各家农资经销商由分散经营投入到了抱团经营的现状当中。2013年底,她接触到了中农控股,感觉到中农控股作为供销系统中的领头企业,定然能够带领大家干一番大事,加之对供销系统也有着多年的感情,因此毅然加入到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序列中,成立了桦南县中心社。

    中心社2014年12月25日召开了启动会,从号召农民入社情况来看,目前中心社的动员效果不错。短期内还将调整服务专员的任务,将为农服务的具体工作扎实地进行下去。截至2015年2月,中心社共建立基层社20多家,入社农民300多户,所有的入社社员中,当地的种植大户占了多数,目前入社土地总面积6000亩以上。孟翠华告诉记者,当地农民最初对于合作社持质疑态度,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看到了合作社发放的土壤调理剂、产品摆在眼前,大大地提升了农民的信任度,农民要求入社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前期中心社的宣传工作到位,当地农民对于合作社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社员入社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加之她本人年龄较大,社会经验充足,从事农资事业的时间较长,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些都是中心社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心社除了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土壤调理剂的发放工作,进入春季以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加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优势。并号召当地农民积极加入合作社,中心社通过开会走访,将合作社的发展理念贯彻下去。

    当地的种植结构以玉米和水稻为主,部分大豆种植向经济作物输出转型,后期粮食收储方面的工作是摆在中心社面前的新课题。在农机方面,今年上半年要对农民需求的农机种类和型号进行集中统计,为下半年进行的农机团购打下基础。在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合作社服务专员要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将农资经销人员和农化服务专员的业务混为一谈。下一步中心社还将为服务专员设立专门的集中办公场所,为服务专员营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除此之外,中心社准备向为农服务业务进行得比较好的其他中心社积极学习,将桦南县中心社的综合实力提高上去。

    西河村基层社社长张静介绍说,桦南县中心社作为农业大县的合作社,让农民切实得到实惠,扩大合作社规模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任务。作为中心社下属的基层社,下一步的工作是要配合中心社开展宣传工作,让农民更加深刻认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发展前景。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