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媒观察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力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正式发布。从2004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到2015年“适应新常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聚焦“三农”,凸显出“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年,“农业现代化”再次成为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核心词。

    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前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这已经成为举国共识。

    发展农业生产力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当前,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生产越来越需要依靠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支撑。专家指出,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要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集成推广一批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技术,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后盾。

    发展农业生产力更需要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目前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我们不能再靠透支环境来换取农业产出,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开发利用效率高、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注重应用信息化装备农业物质要素,发展精准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就是农业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实现“四化同步”,短板是农业现代化。不可否认,相对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来讲,无论是生产效率、现代装备水平、科技支撑水平,还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农业现代化依然最薄弱环节。只有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全神贯注地发展农业现代化,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