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复制的春节

湖北宜化集团 刘维芳

    我对春节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我觉得春节比平常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亲戚那里必须去,好友那里也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

    孩子们大概不会和我一个感觉,他们应该会体会到这一节日的喜庆和隆重。因为在这个日子里他们会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不用读书写字,可以尽情玩耍,不会被大人责骂,这些应该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们最企盼的了吧!曾经,春节也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对春节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人猛然意识到年龄为之衰老、责任为之重大的关口。

    泛泛地祝贺一下,说几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目主持人一般,说说今年大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人恭维的掌声。自欺欺人的话我不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高,春节不过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们对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商业炒作,因而显得格外沉重。其实,我们不如以一颗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动,在吃喝说笑、探亲访友的程式外,获得一些不易觉察的满足。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哄一哄孩子。不能老去的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正当我暗自神伤的时候,一群小学生从迎面走来,他们将燃起的鞭炮高高地抛向天空,寂静一下子被打破了,夜空中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听到春节的脚步声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