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润杰农科坚持企业理念获市场认可
——访云南润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子刚
《中国农资》记者 吴 江 张 番

从推广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平庸的企业还是伟大的企业,最根本就是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

     日前,由昆明绿色中迅生物有限公司更名的云南润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力云南市场,将创新经营的着力点瞄准区域市场作物的实际需求,并用自己的方式不断拓展市场,在经营创新、品牌建设、产品认知方面取得突出实效。

    云南润杰农科成立于2003年10月10日,是集全水溶性肥料研发、生产、应用技术研究及销售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目前,公司依托于国内领先的产品开发平台和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及植保、植物营养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了高效、专注、多元化的产业链。截至2012年年底,公司已全面完成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二街工业园区的肥料生产基地建设。

    近几年农资市场风云变幻,但是,多年来润杰农科始终秉承“坚持”的企业理念。总经理张子刚告诉记者:“水溶肥在最初推广时困难重重,2004年整个水溶肥的销售额也只有100多万元。但是,我认为坚持二字至关重要。既然水溶肥是一个好产品、能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效益,既然我们认定这个方向,就要坚持下去。”云南润杰公司坚持不懈地推广水溶肥近十年,组织了几千场试验示范活动。2009年,随着水溶肥行业的快速发展,云南润杰农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销量开始成倍增长。

    当然,行业春天也夹杂着不和谐的声音。张子刚说,水溶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产品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市场,“云南市场是水溶肥商家的必争之地,在宾川有4000家零售商,无论是真是假,都已经进入这个宾川市场。但是,润杰农科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只做真产品。”张子刚自豪地说:“云南润杰农科公司的水溶肥使用国外进口原材料,虽然企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遭受到价格的冲击等,我们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式。”通过多年的推广,张子刚深有感触:“企业推广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从推广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平庸的企业还是伟大的企业,最根本就是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农民用的是农业生产资料,他们使用农资产品生产出农产品再卖出去,就演变为一个食品安全的大问题。作为企业,首先要关注到自身产品的安全性。水溶肥产品价格可以有每吨3000元或者几万元的差别,但是品质却不能有这么大的差别。做到产品过硬,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出发点是否站在农民和食品安全的角度。”

    其次,张子刚认为,水溶肥产品面临进一步创新和转型问题。“目前水溶肥在云南最大的市场是宾川。水溶肥的应用能否从经济作物扩大到更大范围,进入大田作物是未来企业的着力点。从成本角度来,只要能给农民带来利益、农民能够接受,水溶肥就一定能够进入大田作物,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润杰农科在关注肥料发展的同时,更关注生长的一片热土。“希望我们都能够关注农民、关注我们所生长的这片热土,关注土壤问题。”据悉,目前云南的土壤问题非常严重。张子刚说:“通海是种植蔬菜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县,那里种植的蔬菜有一种大根病,从原则上来说很难除。我想,从改良土壤这个角度做一些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白菜大根病的发生。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解决土壤和作物面临的问题。”

    宾川是所有水溶肥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企业战略如何变换,水溶肥推广始终具有一个共性,就是尊重云南市场的特点和要求。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营销企业,都需要从农民的这个角度出发,服务于农民、满足农民的需求。解决土壤问题、关注作物健康,更是整个农资行业和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云南润杰农科正是秉持农民、农产品和农业和谐发展的大理念,坚持自己的推广方式、将视线不离农民、作物和土壤,才获得农民的认可而有所收获。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润杰农科在把握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不断加大品牌的维护与管理力度,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注重完善产品安全使用技术,努力打造一个新型农药和肥料发展的新平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