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5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嘧菌酯、醚菌酯谈起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这些年来出现的新型杀菌剂,有代表性的是嘧菌酯和醚菌酯,在农业应用中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首先,它们的杀菌机理独特。这类杀菌剂都是病原菌的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病原菌生理活动中的电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并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原菌细胞死亡。这种杀菌方式很独特,因此对于很多产生了农药抗药性的病害都很有效。其次,杀菌范围广泛,对子囊菌、孢子菌、卵菌和半知菌类都有很好的防效,对白粉、黑星、疫病、霜霉病防治效果好。这类药物具有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喷雾、种子处理及根部使用。另外,对人畜安全、环境污染极轻也是明显的特点。

    除杀菌剂外,因类似这种化学结构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中能抑制其电子转移,从而抑制其呼吸作用,起到杀灭作用,所以今后也可能出现类似结构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目前这类杀菌剂主要有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烯肟菌胺等。

    嘧菌酯的商品有阿米西达等品种,有25%、50%的悬浮剂,50%的水分散剂,具有内吸、渗透活性,杀菌广谱、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高浓度下特效期长,低浓度下特效期短。可防治白粉、霜霉、早疫、枯萎、炭疽及西红柿晚疫、苹果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等。

    醚菌酯的商品有翠贝等,对白粉病、锈病、黑星、早疫及西红柿晚疫、苹果落叶病有杀菌迅速,持效期长兼有保护、铲除和治疗作用,30%可湿性粉剂可用2000-3000倍喷洒,50%干悬浮剂用5000倍。吡唑醚菌酯的商品名有凯润等,是醚菌酯加入了一个吡唑环而得名。其特性与醚菌酯相同,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霜霉、黑星、叶斑的防治效果好。

    烯肟菌胺为我国化工研究院成果,杀菌谱广、活性高,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无内吸性。产品为5%的乳油,对黄瓜的白粉等诸多病害有高效。对这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使用,我们既要看到新品种的出现有治病的优势,又要看到它不是万能的,要有针对性的选用,还要考虑其中有内吸性的种类,有产生抗性的可能。

    (沈贵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