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9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趟一趟“农资家政”之河如何?

涂俊明

    在当下营销市场各业竞争激烈、市情不明、变幻莫测的整体运转趋势之中,从事农药、农资行业的经营活动,确确实实犹如趟走在浑水沟河里,深浅不知,盈亏难测。

    在竞争中前进的征途上,那些勇猛能干的人往往是“开路先锋”。农资经销商在营销“跋涉”途中,那些本钱厚实、后台扎实的“大佬”经营者,总是会比别人先胜一筹,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但是,农资市场与其他行市相似,那些“摸不到边儿”的市场潜力脉动是难以捉摸的,身处在如此尴尬境地的往往又是林林总总的中小经营者。由此,有些农资经销商便探索“农资家政”理念与形式,想趟过这条深浅不测的市场沟河,到达农资生意兴隆的彼岸“牛市”。

    何谓“农资家政”?简单而言,就是像做家政一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实心实意地做好、做活、做优农资经营和服务。

    “散户型”是“众面源”。在诸多的农资经营论战里,那些专攻大户、专做农场经营生意的观点占据舆情上风,且具有合理、合情、因地制宜等诸多优点。但是目前对于大多数农资商家而言,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数量毕竟有限,大多数农资经营商还得照常营生,所以“散户型”的服务理念才能招聚人气。

    “散户型”的农资经营服务对象,需求广泛、数量可观,是农资经销商们广博而深厚的“众面源”。资源如此丰富厚实,农资商切不可因为几家农场可“吃大户”,就废弃、淡漠了“散户型”经营服务。我了解一家农资公司在与几家千亩农场主和种田大户签约服务后,没有废弃四乡八邻众乡亲的“零星散户”,给他们一家又一家送货、指导,悉心地帮助组织应用。目前,他们的经营业绩依然连年攀升,信誉越做越好,生意越来越红火。

    “家政型”出“新形式”。对“散户型”的大面积农家提供“家政式服务”,是一种集聚农资营销、推广、应用的“新形式”。

    如今的乡村务农队伍里多半是“老年军”、“妇女兵”,那些年轻力壮的农民劳力基本外出打工挣钱,所以伺候“土地爷”的“留守农民”往往劳动力较弱。此外,农药、农资经常在升级换代,作物品类时常更迭,科技种田对他们来说也会力不从心。农资经销商们的专业队伍能够帮助解决困难,送药、送农资、带作业服务到田头,解决了那些缺劳力、缺气力、缺时间的“散户”的难处,一举多得,互惠互利。

    “直销型”变“推进器”。由于是“家政式”农资、农药服务型销售,农资商品的营销渠道减少了中间环节,经销商销售农资产品像做家政一样,服务到户、到点、到田。这对诸多新农药、新农资的推广应用而言,就像是乘坐上直通消费的“推进器”。农资的“家政式”服务销售,可以拉近经营者与农户间的情感距离,缩短农资从进货入库到田地使用的距离,减少仓储,降低成本,直达消费,直接应用。

    在开展对“散户型”农家的“家政式服务”销售活动过程里,农民获得的是便捷、放心,商家收获的是降本、增收,厂家回收的是产品推普直接、回馈信息准确,是农资科技新产品实实在在的“推进器”。

    “过河卒”成“先头军”。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共存的环境里,在那动物们竞相夺路奔命的“苦旅之途”上,总是先有“头马”过河,趟水越界,以身“试法”,实践出新。那些已经应用“家政型”营销服务的“过河卒”们,抖落了身上的潮湿水滴,抖擞起精神,总结着成功经验,成为农资行业转型服务成功的“先头军”,倍受人们青睐、效法与追从。

    “我们既没失去种田大户的领地,又增加了散户农资的销售业绩,还添加了一支常年施农药用农资的农技专业队伍,他们的劳务费、出勤奖都在服务过程中解决了,不仅散户欢迎,连大户农家也常常请我们的专业农技人员去施药呢!”一位地方农资转型经营做得先人一步的老农资人如此说。他就是那位“过河卒”,一位经营成功的“散户型”服务商。

    初试“农资家政”,这位感受颇丰的老农资人表示,做好对“散户型”农资经营服务,是得“农心”的“智慧者”。所以他们要将这样的“散户型”农资经营服务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把农资生意做大,把农资服务做远、做优,打造出农资经营与服务的独家品牌。

    放眼农资市场,静观此消彼长的行业激烈竞争“硝烟”,如今却是狭路相逢智者胜。

    农资经销商的营销如何履新探路?农资商家如何转型?这些问题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营销环境里,都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答案。

    人们常常提问:“何谓‘好’哉?”我想答曰:“适合就好。”就拿本文所叙说的农资经营的“家政型”服务来说,也是绝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但是,万事都会有“先行一步、主动为上”的开头。有鉴于此,我想问农资经销商的同行们,趟一趟“农资家政”之河如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