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有种业界“奥林匹克”之称的第75届世界种子大会26日在北京开幕,来自美国、荷兰、德国、意大利等6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种业代表,共同见证世界种业、中国种业和北京种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世界种业大会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中国种业“走出去”迈出的坚实足迹。
本次大会集会议会展、贸易洽谈、行业决策于一体,是国际种业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近年来,中国种业的国际交流合作日渐增多,中国的杂交水稻等种子和技术已经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人类饥饿问题提供了现实的选择。国际种子联盟主席蒂姆·约翰逊表示:“优质的种子会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希望大会能够播种政府间信任的“种子”,为农户提供更好的环境,帮助各国获得更多的优质种子。
在本届种子大会上,种业展示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展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个作物品种让人惊奇不已。据国际种子联盟的数据显示,全球种子市场价值持续增长,2012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450亿美元,美国120亿美元,占世界种子市场的26.7%,位居第一;中国为90.3亿美元,占世界种子市场的20.1%,居第二。专家预测,未来3到5年是种子行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到2015年,中国种子市场销售额有望突破900亿元人民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种子销售市场。
国际种子联盟干事罗陀·兰加纳坦认为:“中国是世界种业的重要市场,虽然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速度很快,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我乐于见到中国的种业市场愈加开放和国际化,加快与国际市场的技术接轨。”
据了解,目前中国每年推广使用的农作物主要品种大约有5000个,其中自育的品种占主导地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几乎全部为自育品种,玉米、蔬菜85%以上种植的是自育品种,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7%以上,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另据了解,在不5月25日晚上,就在世界种子大会开幕前夕,在“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的见证下,全国首家种业交易中心——北京种业交易中心拟建签约。袁隆平表示:“北京有科研、资金、交流优势,建设种业之都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