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辣椒遇暴雨后怎么办?


  大量降雨后未能及时排水使菜田出现积水,使蔬菜受害,叫涝害。菜田并无明显积水,但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植株根系缺氧受害,发育不良,称为湿害(渍害、沥涝)。涝害常与暴雨后山洪暴发或河流泛滥相联系。特大暴雨时平地排水不畅也可积涝。初夏涝则与梅雨相联系,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降水更为集中,这时土壤水分极为饱和,土壤对水分的吸收和渗透停止,大部分雨水被分流至江河。如果连续出现大雨至暴雨,加上潮水顶托和暴雨路径与江河流向相同,水势更为明显,往往导致菜田内涝积水。涝后如排水不良,或连阴雨使土壤水分持续饱和可形成湿害。涝害和湿害会使作物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辣椒需水不多,但根群不发达不抗涝,淹数小时植株就会萎蔫。在雨涝高温时,使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致使植株生理失调而引起落花、落果甚至落叶,常有病毒病流行。有时人为的大水漫灌或定植后的大水浸泡,或遇雨积水,造成土壤过湿,则会发生湿害,影响辣椒的发育,使其易感染病害,导致减产。预防和减轻涝害的措施:

  1.开好三沟(围沟、腰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受淹菜地在雨后及时排除积水,以防田间积水。播种定植注意天气预报,避开暴雨。采用高畦栽培。注意排水,平整土地,使雨后田间积水能迅速排出。低洼易涝菜田,应筑高畦或种植水生蔬菜和耐湿蔬菜。设施蔬菜基地应合理灌溉,有条件的可铺设滴灌设施,滴灌、喷灌、软管微灌、膜下渗灌均是简便易行的防湿害方法。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破除板结、提高渗水能力。

  2.涝害之后,及时排湿,深耕,及时加强植株整理,减少伤害。对一些虽受淹较重,但根系未死的辣椒,可适当通过剪除地上部过密的枝叶,或用遮阳网短期适当遮阴,防止雨后突晴暴晒,减少蒸腾,预防生理失调引起的植株萎蔫。同时进行田间中耕及培土,预防因受淹造成土壤板结,导致根部缺氧而引起生理沤根。

  3.追施肥水,防治病虫。蔬菜受涝后根系活力大大下降,植株抗性减弱,极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应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做好对软腐病、生理沤根、霜霉病等的防治工作。同时,菜田受雨水冲刷及淹没,养分流失严重,应及时补施氮、磷、钾多元复合肥料。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保禾丰或萘乙酸促根剂等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地下部新根的发育和地上部新叶的生长。

  4.突击播栽,抢时育苗。对发生春夏涝害的菜地,对腾空的菜地突击播栽适宜当时生长的油麦菜、早熟大白菜、芹菜、莴苣、小青菜、空心菜、生菜、芥兰、四季豆等速生类蔬菜。对花椰菜、大白菜、茎用莴笋、甘蓝及茄果类可及时利用设施进行育苗或直接田间补播。(王迪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