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今年化肥出口买方占主导地位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6月1日,“2013年中国化肥出口形势交流会”在青岛举行。主办方中国化肥网在磷肥出口半月之后、尿素出口在即的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召开了本次会议,为与会代表对未来行情的判断提供了参考。

  氮肥方面,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张媛媛做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是国内供给情况较为稳定。今年1—4月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85%-87%,4月份部分尿素装置检修,开工率小幅下降。但进入5月份前期检修企业陆续复产。按78%的开工率计算,全年尿素产量将达6600万吨以上。其次是国际方面,世界经济恢复基础仍然脆弱,大宗商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短期突发因素仍将影响化肥价格的波动,化肥市场固有的运行规律已经被打破,化肥贸易业务操作的难度加大,风险提高。货物的大量集港将成为国际买家压价的重要砝码,生产成本支撑不明显,国内价格仍有下行空间,持货方的恐惧心理将进一步加剧价格下滑的趋势。张媛媛预测,尿素的出口量将超创新高,全年应该能够达到800万吨;7、8月份出口价格应在350美元以下,9月份及以后价格会有所提高,窗口期关闭前保税数量较大,出厂价会有所提高。

  磷肥方面,云天化国际的代表在做了2013年春季市场小结后,预测磷肥出口到印度的二铵到岸价格在 505—515 美元/吨之间,并认为秋季二铵价格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今年春季,西北、华北、新疆地区磷铵使用量大幅上升。尿素和钾肥的代理商几乎全部亏损,而且亏损幅度较大,磷肥代理商虽然没有亏损,但是利润有限。作为中国的磷肥主要出口国,印度二铵和复合肥库存合计达350-400万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二铵。因此印度为了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一直不急着进入市场采购,和2012年情况相似,二铵合同几乎到6月份才确定。2012年印度进口二铵610万吨左右,占全球二铵贸易总量的42%左右,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买方话语权逐渐增大,导致市场偏向买方市场。总体来讲,全球二铵供应量增加较快,而需求量变化不大,且最大的二铵进口市场(印度)依然存在较大变数。因此2013年全球二铵市场供大于求,同时出现极端气候的可能性大,都可能放大二铵过剩量,所以需要防范价格进一步下降。未来磷肥出口可能会适当放松,淡季时间延长、关税降低。但是作为资源类涉农产品,国家不鼓励出口,长期来看都会受到严格监控。

  中农控股国际贸易与合作部徐浩认为,根据2010年和2012年的二元素肥料出口数量来判断,目前国际市场的需求依然存在,两元素肥料的出口数量还将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未来中国两元素肥料的出口数量很难达到2011年的水平,国内目前将两元素肥料和高浓度磷肥安排在同一窗口期,这势必会减少两元素肥料的出口量,非洲市场将会成为下一个增长点,考虑到非洲国家的财务状况,非洲市场的增长将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同时他还建议中方企业控制出口产品质量,树立自己的品牌概念,行业自律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会上,来自中国农资传媒、中国化肥网、振华国际船务代理(青岛)有限公司的代表,分别作了《渠道品牌价值大于产品品牌价值》、《国际信息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应用》、《出口订单港口标准化操作》的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