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尿素过剩“吃空”行业微弱利好

杨卢义

  国内尿素行业

  开工率居高不下

  统计局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4月我国尿素累计折纯产量为1106.86万吨,实物量约为2406.22万吨。产量同比增加了13.9%。如果行业开工率继续保持当前水平,年产量或将超过7200万吨。对面尿素行业现状,不禁会有人质疑产量数据的真伪。毕竟从以往的尿素生产环节来看,行业全年平均开工率一般只在80%左右,且存在部分企业长期停车的情况。对于今年产量差异如此之大,笔者认为原因有二:首先是尿素企业有利可图,尤其是在煤炭降价的情况下,企业尿素销售利润一直保持在100-150元/吨,部分企业的利润甚至在200元/吨以上。这种利润空间直到5月底尿素出厂价跌破1850元/吨。如此丰厚的利润对于往年只能贴近成本线定价的尿素企业来说,可谓是乐不思蜀,怎会轻易减产。于是,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不断报出了95%以上的历史高位,这样就为产量同比大增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是尿素新增产能异常活跃。虽然国内尿素总产能未见过多增长,但其中包含着新旧产能的交替。换而言之,行业淘汰正悄然进行,新增装置不仅补充了淘汰量,还扩大了行业总产能。而且新增产能由于具有成本优势,竞争力更强。尤其是新疆、内蒙古的多家大型尿素企业,甚至报出了1850元/吨的集港价。这些成本占优的新装置也就成为了推高行业开工率的“生力军”

  夏肥需求疲软

  引发供求失衡

  此前,业内相对看好国内夏季用肥需求,也曾对后期淡季出口可能与内销重合,进而带来新一轮可观商机做过论证。但夏季用肥期越是临近,越是找不到当初的基调。由于受到产量过剩积累的负面影响,“屡战屡败”的经销商已较为疲惫且带有恐慌情绪。对后市缺少判断能力的农资流通商或保持观望,或与厂家联储联销,甚至连1800元/吨的买断价也难以提起兴致。目前,夏季备肥市场未能大面积启动,高氮肥生产却已接近尾声,整体内需进一步疲软。这种市场现状在对比尿素企业生产情况之后,更加引发了大家对未来供求过剩的判断。

  印度招标价

  仅可作为企业心理防线

  印度新一轮尿素招标于5月底启动,6月3日已截标,7月的船期。对此,业内表现出高度关注,毕竟这是关系到中国尿素淡季出口的大事件。最终从结果来看:伊朗方面可提供最低到岸价331.5美元/吨货源,去掉17-20美元/吨的海运费,中国离岸价或将在312-315美元/吨。此次投标总量420万吨,同时还有200万吨可选择量,货源均来自中国及伊朗。若以315美元离岸价倒推的话,中国企业出厂价为1760-1780元/吨,对比当前内销价格似乎还算得上支撑。但从国内港口现有接近200万吨的库存以及因为港口限装而只能储存在港口周边的不可统计量考虑,印度招标的解围效果或许低于预期。不过,从以往的出口经验分析,离岸价往往是企业定价的风向标。简而言之,印度招标价或可作为国内出厂价的一道心理防线。

  谨慎面对尿素操作

  综上所述,尿素行情在当前经济疲软的市场大环境中本就隐藏风险。危机不仅来自于下游需求疲软,更有原材料(无烟煤)跌价带来的降价预期。而此时的经销商显然不具备抵御风险的承受力,以至于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厂商“联储联销”去应对市场的低迷和风险。虽然部分厂家提出1800元/吨的买断价,但对于部分经销商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毕竟国内供求过剩的市场不愁找到更低价的货源。因此,本人建议在看清微弱利好是否值得下赌注后,尽快采取合理的短线操作以规避风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