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4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腐植酸为黑土地“加油增肥”
腐植酸优化土壤环境发展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师 容

  本报讯 4月2日-3日,黑龙江省土肥站工作总结暨腐植酸肥料优化土壤环境发展论坛在哈尔滨召开,本次论坛是由黑龙江省土肥站主办、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黑龙江省各地土肥站、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九三分局、北大荒、农垦嘉宾及各地经销商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研讨了黑龙江耕地土壤变化情况,肥料施用结构变化情况,以及改善土壤环境的各项措施。黑龙江省土肥站站长胡瑞轩分析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施肥结构、化肥用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土壤质量现状令人堪忧,不仅粮肥效益比在逐渐降低,而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形势更不容乐观。第二次土壤有机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5%-8%,中部地区在4%左右,南部地区在3%左右,目前的土壤检测数据,中部和南部地大部分地区降到2%-3%以下,北部地区平均5%左右,而种种现象也提示,享誉中外的东北黑土地质量在退化,黑土层越来越薄。

  参会代表认为,黑龙江作为我国大粮仓,该省2.3亿亩耕地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然而尽管该省现代化耕种措施相对先进,土壤质量还是出现退化。综合原因,除去自然因素,更重要的还是耕种措施不合理等人为因素造成。

  对于耕地质量下降、土壤环境恶化的现象,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理事长曾宪成认为,土壤是农业生命线,关系着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在我国实行休耕与轮耕是不现实的,需通过多种措施,在不减少粮食种植的基础上,改善土壤环境。

  而在我国目前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措施中,已经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但是由于物技结合技术水平及市场管理混乱等原因的局限,也存在着种种隐患。同时因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政府抓手,无论从政策向下拉动及农民常态行为的向上提升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据悉,近年来生物腐植酸肥料的推广与应用,使黑龙江氮肥的使用率提高20%,对当地农作物品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对此,曾宪成认为,腐植酸是净化“土壤血统”的本源性物质,在“土壤系统”维护中,腐植酸的功效不可小觑。

  此次会议上,协办方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公司腐植酸肥料备受关注,该公司总经理郭良进在会上阐述了“泉林模式”的生态理念,泉林嘉有腐植酸肥料“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的循环模式,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物化中介,而泉林嘉有公司提出的“免休耕”生态农业梦,为亟待解决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绘出了美好蓝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