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样一个“拼命三郎”,谁会想到是一个快进入耳顺之年的老人!为开磷煤化工的发展,他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树起了一座丰碑。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没有一种不通过艰辛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老丁用合成氨项目成为“四个一”精品工程的壮举证明了自己,也让人们看到他用强者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促成了磷煤化工产业配套这个开磷化工图腾的延伸。
一年时间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煤化工城,其速度之快令许多人惊叹不已。2008年3月12日,开磷集团总经理王开义陪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对小寨坝磷煤化工基地进行考察。之后,李军作出批示:“在屈庆麟同志的带领下,开磷集团近些年发展迅速,特别是省级年产30万吨合成氨重点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一年建成,一年达产,创造行业奇迹。这种工作作风和实干精神值得大力倡导。”
这一刻,我们相信,做强做大开磷的理想能创造奇迹。新的“开磷速度”,让开磷人的生命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何等的风云际会,何等的先声夺人!
2010年12月16日,开磷息烽磷煤化工基地精细化工产业园一期6万吨季戊四醇、30万吨硝基复合肥、15万吨硝酸铵、30万吨硝酸,5万吨/年二氧化碳等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开磷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大幕正式拉开。老丁和他的煤化工建设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踏上新的征程。
人们步入小寨坝“三硝项目”600亩建设工地,目睹那火热建设场面真让人热血沸腾。8个工业项目同时建设,数百工程技术员,上百台大型机械同步施工,与时间赛跑,向速度要效益。
“类似的工程,一般需要两年半的建设时间,但开磷将在20个月内建成。”谈起“三硝项目”快速推进的关键,合成氨公司副总经理张吉刚自豪地说,“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必须无愧地创造经典。”
24小时施工,一周7天连续工作,在“三硝项目”建设现场,这是工作的常态。“可以说,正是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才成就了工程的品质与速度。”张吉刚说。
在“三硝项目”体量最大的工程——总高117米的地标性复合肥造粒塔施工中,由于修建造粒塔采用的是液压滑模技术,整个工程必须一次建成,期间不允许间断。为了赶在冬季到来前建好造粒塔,工程部的50余名技术工人吃住在工地。可就在这个紧要关口,工程部副部长沈晶忠的父亲患上了重病。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沈晶忠一直坚守在工地上,直到主体工程完工,他才赶到医院探望父亲。就是靠着这样的奉献精神,造粒塔才能以每天3米的速度“长高”,原定工程为3个月,最后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