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随着天气转暖,湖北油菜花次第开放,田野里翠绿金黄,春意昂然。化肥生产、流通企业也随之迎来了他们一年最为忙碌的时节——春耕用肥旺季。今春湖北化肥市场有何特点?企业产销形势如何?近日,记者专程来到鄂中化工总部钟祥采访了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才超。
产销有序,利润下滑,行业形势不容乐观
走进鄂中化工,厂区整洁有序,生产线工人们忙碌着,正在为春耕生产紧张备肥,厂区道路上不时会看到有码放整齐的肥料。据工作人员介绍,堆放的肥料都是磷酸一铵。在用肥旺季为何会堆放大量的磷酸一铵?
见到董事长杨才超后,他的一席话,尤其说到的两个“第一次”让记者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也感受到行业形势不容乐观。杨才超介绍说,前几年,公司复合肥的销量一直徘徊在100万吨以内,2012年公司调整了市场,加大了销售考核力度,复合肥销量逆势上扬,第一次突破100万吨,应该说生产经营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销量上去了,利润却大幅下降。而且还有一点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了运营的艰难,他说,过去一到下半年磷酸一铵俏销,而2012年年底磷酸一铵第一次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到现在还有一些堆放在厂区。
产能过剩,供需矛盾凸现,企业运营难
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元月,公司占地3000余亩,拥有资产20亿元。公司下辖宜昌鄂中化工公司、开封鄂中化工公司、南阳晨光化工公司、河南鄂中肥业公司等分子公司,具有年产销400万吨化工化肥产品的能力。2012年,公司化肥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化肥50强”排名榜,是湖北省优秀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杨才超分析说,随着我国化肥产能快速增长直至过剩,尤其2008年之后,拼价格、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磷复肥企业逐步感觉经营困难,盈利水平下降。到目前为止,甚至出现一铵卖不动的情况,这说明我国化肥产能过剩导致供需矛盾已凸显。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许多企业仍在上新项目、扩产能,其结果只能是大量浪费资源。杨才超感叹道,目前我国复混肥产能已经达2亿吨,每年消费量仅为4000万吨左右,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能再扩产了,到了该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了。
做优做强,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作为企业都希望做大做强,但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一味做大未必做强。目前,化肥行业规模上来了,却没有产生规模效益,带来的是浪费资源、盈利水平的下降。杨才超说,传统磷复肥企业要改变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变“做大做强”为“做优做强”,无疑符合十八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也符合时代潮流。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般指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由消耗型增长方式向效率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鄂中化工调整发展战略,不再新增磷复肥产能,坚持“又好又快,做优做强”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提高节能降耗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完善环保设施,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综合利用,从练内功上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2012年,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对冷凝水、硫酸尾气洗涤水等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生产系统内部污水平衡循环利用;投资3600万元对5条硫酸生产线尾气进行改造,改造后二氧化硫含量将降低至国家新标范围。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硫酸渣含铁达到60%,卖给钢厂,将磷石膏制粉制砖,用于建筑,并将硫酸蒸汽用于发电,剩余的低压蒸汽用于生产磷铵,此项每年可节约标煤5万吨。2013年,宜昌等各个分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使废水、废气治理达到新国标。
延伸产业链,
显新优势,增发展后劲
在传统磷复肥板块苦练内功是磷复肥企业做优做强体现其“优”的一个方面,要做强还需要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近15年是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快速发展时期。2002年成立的鄂中化工顺势而起,伴随行业的快速发展,从做普钙起家,先后投入生产磷铵、尿基复合肥、硫基复合肥、高塔复合肥,十年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进入了行业销售百万吨企业行列。杨才超强调说,面对新形势,鄂中化工调整发展战略,本着“又好又快,做优做强”的发展理念,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企业发展新优势,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一是向上游延伸,开发磷矿产资源。矿山产能100万吨,目前其建设业已结束。投产后,就地选矿,其量基本满足公司磷铵生产。
二是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与华南农业大学达成院企合作协议,利用其技术和研发优势先后研发生产23个配方的复合肥新品,开发生产缓释肥、控施肥、全水溶肥等高效环保的新型肥料产品,尤其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配方合理,既有高氮型、高磷型,也有高钾型,有大包装,也有20克的小包装,施用方式简便、灵活,在农民喷洒农药的时候根据作物生长期需要加一小包全水溶肥,增产效果显著,备受农民欢迎。同时,在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改变传统磷复肥发展方式,不再扩产,根据市场需求,将与业内优势龙头企业协作,发挥业内优势产能实行贴牌加工,降低成本,满足各地农业生产需要。
此外,公司还采取多条腿走路的策略,开发房地产项目80多万平米的高档住宅区,目前首期楼盘已封顶,即将开盘。
近年来通过调整发展方式和战略,鄂中化工已初步形成了一主(磷复肥)两辅(房产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格局。杨才超说,进入肥料行业25年,现在感觉越做越难,但对未来发展他仍充满信心。他强调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后我们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税收达到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