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亿开磷之路

刘建雄 官正强 罗 伟

  抚今追昔,开磷人感慨万千。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地提升了开磷在行业里的领先地位和影响力,增强了全体开磷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集腋成裘,后来居上。

  化肥工业已有近170年的历史。17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植物生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19世纪初,被称为世界“肥料工业之父”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植物生长与某些化学元素间的关系。他在1840年阐述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从土壤里获取的,他确定了氮、钙、镁、磷和钾等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意义,并预言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将会在工厂里生产出来。不久,他的预言就被证实。

  1840年,李比希用稀硫酸处理骨粉,得到浆状物,其肥效比骨粉好。不久,英国人J.B.劳斯在洛桑农业试验站用硫酸分解磷矿制得一种固体产品,称为过磷酸钙。1842年他在英国建了工厂,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磷肥厂。

  人们很难想象,开磷1992年才涉足磷肥加工,从生产初级的普通过磷酸钙起步。11年前的开磷也仅有10万吨重钙,在行业中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磷肥企业。“七五”、“八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近300多亿元,其中使用约8亿美元引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建成了铜陵磷铵厂、南化磷肥厂、大化磷铵厂、贵溪化肥厂、山西化肥厂、中—阿化肥有限公司、云南磷肥厂、云南云峰公司、红河磷肥厂、云南磷肥工业公司、湖北大峪口、黄麦岭、贵州瓮福、甘肃金昌、广西鹿寨、山东鲁北16套大中型磷复肥装置。当时,开磷微乎其微的磷肥市场占有率根本无法与这些“天之骄子”相比。

  令人惊叹的是,开磷自力更生、无中生有、由小到大、后发赶超,仅用10年时间就超过了由国家直接投入扶持的16家大中型磷肥企业,高浓度磷复肥核心产品磷酸二铵自建生产能力跃居全国第一。如此闪电般的“开磷速度”,若世界“肥料工业之父”李比希和英国人J.B.劳斯在天有灵,也一定会为中国黔中崛起的开磷感到震撼和鼓舞!

  从遥远历史的氤氲里和传统工业文明的躯壳中脱颖而出的开磷,以其壮观有序、生机蓬勃和魔幻般的发展变化,演绎了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神话。

  “也有阳刚也有柔,吟旌长绕信天游。后来居上真堪慰,自是中华第一流。”当代著名诗人星汉的这首诗,成为开磷迈向行业之巅的生动写照。

  2008年2月27日,中共贵州省委调整开磷领导班子,屈庆麟任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开义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新班子大手笔大气魄大干劲,他们将深邃的目光又投向千亿开磷的远方……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潭死水泛不出生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开磷内部过渡性改革大潮涌动,造就了波澜壮阔的格局,给英雄以用武之地。一个饱经岁月沧桑、历史包袱沉重的开磷就是在改革激流中脱颖而出的。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