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宗商品的市场运作过程中,相关的国内与国际经济特点和政治环境对市场运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全球市场环境更为分散,将为各国采购政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运作空间。但在钾盐资源方面,集中且制度化的全球钾盐市场减少了中国采购政策的选择面。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拥有世界80%的钾肥储量,在2010年,必和必拓计划“敌意”收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肥公司(Potash Corp.)失败后,加拿大政府又拒绝了中国企业的收购提案。加拿大政府通过相关的资源投资法规将任何有威胁的投资举动拒之门外。
加拿大投资法规新趋势
1985年,加拿大政府就制定了相关资源投资规定。对于希望在加拿大建立新的企业或者寻求对现有企业进行收购的外国公司而言,如果投资金额超过申报金额,必须提交申请以获得审批。现在,对于来自世贸组织成员国的投资者,其申报金额已从2010年的2.99亿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3.12亿美元和2012年的3.33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6年内增至10亿美元。加拿大工业部在评估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是否对加拿大具有净收益和是否会危害到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净收益”的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投资对于加拿大经济活动的影响;加拿大人在企业中的参与程度;投资在产量、效率、科技发展、产品创新和产品多样性方面对加拿大的影响;投资对于竞争力的影响;投资与国家的、工业、经济和文化政策是否协调。这些评估内容有助于提高加拿大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2007年以来,加拿大政府针对外国国有企业在加投资审查增加了新的规定,即需要审查非加拿大企业是否遵循加拿大的公司治理标准,包括关于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的承诺、董事会独立成员、独立审计委员会和股东的公平对待等内容,以及是否遵守加拿大法律和行业惯例。审查内容还包括国家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控制这些企业。
此外,加拿大政府还需评估非加拿大国有企业拟收购的加拿大业务在以下几方面是否会按照市场原则运营:向谁出口,在哪里加工,加拿大人对该企业在加拿大和其他地方经营的参与情况,对于正在进行的创新和研发的支持,适当水平的资本开支。加拿大之所以提出这些方面的要求,是为了保持加拿大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地位。
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在不断使投资审查法规更加清晰、透明。
中加合作需双方共同努力
加拿大与中国在资源储备上具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加拿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资源供应方。政治上,加中两国没有主要的分歧和冲突,两国间的人员联系日益紧密。加拿大拥有靠近美国市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独立的外交政策,以及深化对华关系的新生政治动力。同时,中国正寻求资源供给的安全性和多样性,加拿大也正寻求资源需求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因此,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以保证双边关系在最好的条件下发展。中国方面应着眼于企业治理标准、环境治理以及与加拿大公众的交流。中国公司通过经营自己在加拿大的公众形象可以增大公司收益。中国公司可以考虑雇佣加拿大的公关公司、融入加拿大社区、与加拿大公众分享长期目标与战略、尊重并遵守加拿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而加拿大方面应致力于保证在对“净收益”进行评估时的公开透明,并建立全面的国家能源战略,从而把各省之间的冲突降至最低程度。
未来,随着更加深入地参与中国和亚太事务,加拿大教育体系应该更加重视亚洲最新的发展趋势、亚洲的语言和文化,并增强与亚洲的交流。我希望加拿大和中国能够一起努力,为两国间公平互利的合作创造更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