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钱江冲浪60年
浙江农资集团改革发展启示录
《中国农资》记者 阴剑锋 张涛 崔海涛

  浙农集团在浙江省遂昌县西畈乡建立的第一所浙农阳光希望小学。
  浙农集团农资商品应用技术顾问团为葡萄园会诊。
  浙农集团参与发起的中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工厂。
  浙农集团浙江金湖宝马4S 店。
  浙农集团成都华都美林湾房产项目。

  多元化突围

  市场化改革之后,面对复杂的竞争状况,多元化则更不失为供销社农资企业改变生存状态、提高抗御市场冲击能力的法宝。

  理性的扩张

  每当国内的农资人提到浙农,最先想到的是多元化的经营格局。除了传统农资主业,集团开拓塑化、汽车、房地产、进出口等主营业务,实现有限多元化发展,并在业内率先推行员工持股经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由于坚持诚信为本,浙农集团在业内和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商誉和形象,使其成为一只庞大的流通航母。

  浙农较早进入的塑化贸易业务,是与传统农资业务,如化肥、农药、农膜等有着较深关联的业务,尤其在上游有很大重合。而浙农最早从事塑化贸易的骨干人员便是从原农膜经营业务的人员中产生。对浙农来说,塑化贸易业务是传统农膜业务的延伸,因而企业也能较快地适应塑化行业生态,形成专业发展能力。即使目前塑化业务规模已经形成专业操作模式的情况下,浙农仍然坚持农膜与塑化业务协作,以建立更加科学的行情判断机制和更加稳固的厂商合作机制,促进两大业务的互补发展。

  汽车经销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全社会来讲都是崭新的行业,具有较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农资企业长期从事农机销售的经验、拥有早起进入的先发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让浙农有时间有条件与社会同步培养起一支专业的汽车经销队伍。同时,汽车经销业务虽大不同于农资经销业务,但同处于流通环节,管理上有互通因素,业态上有相近联系,也成为企业能够较快适应和发展该业务的原因之一。

  与汽车、塑化业务的流通业态不同,房地产开发与农资经销业务相去甚远。但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房产行业资金密集,而浙农正具有较好的资金基础,因而能够顺利进入房产业务。但更为重要的是,浙农对房产业务定位很高,把房产作为企业战略提升的重点之一,从一开始便给予极大支持。如政策扶持、管控帮助、引进团队等,不断增强房产业务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快形成了成熟的高水平房产开发能力。

  而与此相对,浙农在企业改制后,也曾出于安置闲余人员或博取一时行情等原因,进入医药、家电、煤炭、棉花、矿业等非常陌生的行业。对于这些业务,既没有经验又无法都作为重点发展,最终通过主动调整退出,但仍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与风险。这些业务的退出,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超越或完全不符合自身实际的多元化或者卸包袱、抢行情、临时机动的无限多元化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农资企业的多元化只能是与农资企业自身结合多元化,是遵循业务发展规律的有限多元化。

  探路专业化

  专业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虽然多元化可以成为农资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一种选择,但并不意味着介入的行业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在多元化过程中能否迅速实现专业化,使多元产业成为专业甚至主业产业,也是多元化成败的关键。

  业务的专业化。在选择多元化时可以从我们擅长的业务和领域出发,逐步进入陌生领域。浙农选择的多元化,首先是与农资业务密切相关的塑化经营业务,以及与农机业务有一定关系的汽车经销业务,最后才是能够更大发挥资本战略优势的房产开发业务和有利于发挥两个市场优势的外贸业务。

  管控的专业化。农资企业多元化,在初涉专业化之初必然遇到没有合适的领导者等问题。对于这一点,浙农的理解是“允许外行管理内行,但外行必须快速成为内行”。也就是说,允许管理者以外行的身份管理多元化的业务,主要是管住风险,稳住局面。同时,要求领导者尽快更新知识结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熟悉、适应并能运用新行业的专业管理规范。这样,既避免了创业之初风险不可控的局面,也避免了“多元业务、一元管理”的不适应。

  在多元化过程中,浙农始终坚持一条原则,那就是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实践证明,浙农的多元化是增强实力、夯实基础的多元化,是多元并进,业精术专的多元化,是以商补农、利益惠农的多元化。

  企业文化发动机

  浙农企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既会超越企业,也会超越员工的心理。它不仅为浙农所创造,而且也会创造一个崭新的“浙农”。

  阳光的浙农 稳健的浙农

  60年来,尤其是1998年改制以来,几代农资人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创业的乐章,用智慧绘就了一幅幅发展的蓝图,为公司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浙农能有今天的发展,是与自身浓厚的文化积淀、传承、培育、熏陶和发展分不开的。浙农企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既会超越企业,也会超越员工的心理。它不仅为浙农所创造,而且也会创造一个崭新的浙农。

  浙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得益于集团始终将稳健经营摆在第一位置,全局布置,稳扎稳打,收放自如。当然,浙农所谓的稳健经营并不是要求束手束脚,而是在漫长的经营活动中,浙农既会面对内外部环境变下的不可测风险,又会面对良好的市场机遇和员工创业热情高涨的氛围,因此在行动上也要有竞争和适度冒险。

  “成德立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浙农作为一个经营型企业,获得财富的目的并不是要贪图享乐,挥霍无度。一方面,集团通过财富的不断积累,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而另一方面,浙农承担起社会责任感,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2011年,浙农捐赠200万元参与“浙江供销创业合作发展专项基金”,捐赠50万元设立第四所浙农阳光希望小学,为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捐款10万元,衢江区举村乡浙农阳光希望小学11月顺利竣工,12月16日第四期浙农阳光奖学金颁奖,公司还获得了浙江省希望工程20年杰出公益伙伴荣誉称号。继续开展金秋文化节活动,活跃企业氛围,提高凝聚力。

  活力的浙农 诚信的浙农

  浙农的事业是为员工的事业。集团追求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尊重员工的人格、利益和发展需求;为员工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促进员工在工作中创造价值,在团队中实现自我。同时,浙农的事业是为股东的事业。集团着眼长远、悉心经营,以致力于为股东创造卓越的价值,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高价值的投资回报。

  浙农始终不渝地把诚信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商业人格,看作企业争取人心、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和浙农成就商业的关键。抱诚守信是浙农能够受到行业尊重内在的原因;浙农始终不渝地以诚信对待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表现为对员工的尊重、理解和关心,肯定员工工作业绩并适时给予回报。同时,浙农要求每一位员工具备诚信意识和行为,在工作中,在为人处世上,都要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理想境界,作为自己建立持久性价值的基础;浙农始终不渝地把诚信原则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致力于以诚信对待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或者驾驶的产品是浙农的一贯追求;浙农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资源基地和网络建设为中心,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战略合作,打造“诚信者的创业联盟”,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强化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学习的浙农 卓越的浙农

  浙农鼓励员工学习和自我超越,形成共同价值观、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考能力,以学习力提升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员工的竞争力。有比较才知道差距,鞭策自我;有觉悟,才能自主积极学习,创新进步。浙农努力营造有助于员工终身学习的氛围,积极倡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搭建和提供学习的平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浙农不仅要学习现代经营管理技术,更要学习“浙农人”的处事方法、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勇气。

  浙农倡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保证团队整体协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新员工和团队的磨合往往需要一个过程,浙农就是要让这个过程更加快乐、更加短暂,浙农的老员工需要更多地引导新员工融入团体,新员工同样以谦虚诚恳的精神,不骄不躁地在团队中学习,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制度,尽早融入团队、融入团队的文化。

  企业文化如同企业发展的发动机,大力提升了浙农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快了浙农的前进步伐,从而让企业永葆蓬勃活力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