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6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亿开磷之路

刘建雄 刘宗俊

  贵州省地质矿产厅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地质专家韦天蛟在其著《107种矿产专述——贵州矿产发现史考》中,是这样叙述罗绳武发现开阳磷矿经过的:“自遵义磷矿被发现后,根据罗绳武对含磷地层及构造的分析研究,预测推断认为开阳地区会有磷矿的产出。为此,省工业厅地勘处于1955年5月,指派赵应祺、曹金弟等人组成踏勘组,前往开阳洋水一带进行找矿勘查,从而最先发现了该区的‘上磷矿’;省工业厅地勘处紧接于1955年11月,派出冯济舟、陈启明等人(普查队)前往进一步勘查,在用沙坝一带(首先在用沙坝北面马脑壳、龙洞湾)进而发现了‘下磷矿’的存在,从而使开阳磷矿得以发现。”绳武推断由此得以证实。

  紧接着的一系列勘查结果表明:开阳磷矿将成为全国著名的最富特大型磷矿产区。

  195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以《三阳开泰》为题报道贵州开阳磷矿、云南昆阳磷矿、湖北襄阳磷矿三大磷矿基地。称“开阳磷矿区规模较大,矿石储量也很大,并且在邻近的瓮安县也发现了规模相似、品位较高的矿区,作为后备基地。这里的矿石含五氧化二磷比任何矿区都高,平均含量为34%-36%,最高达40%。这种高品位的磷矿,不需要建设选矿厂,既可节约投资、设备和材料,又可以大大加快建设速度”。“三阳开泰”由此名扬天下。

  三、磷中之王——难采之最

  开阳磷矿品位高,有“磷中之王”之称,用沙坝矿段品位高达36.16%,更被誉为“王中之王”。

  开阳磷矿是国内外知名的特大型富磷矿产区,磷矿远景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0亿吨,五氧化二磷平均含量33.67%,全国五氧化二磷含量超过33%的优质磷矿78%集中在开阳磷矿区,矿区的磷矿石杂质含量低,镉的含量检测不出。开阳磷矿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规划矿区,是世界上少有、目前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直接用于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优质原料,最宜生产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开磷得天独厚的磷资源优势,被许多人看作是一颗光彩夺目的高原明珠。

  开阳磷矿赋存条件之差,开采之难,堪称世界之最。

  我国磷矿资源开采总体情况是,较难开采的倾斜至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多,适宜于大规模高强度开采的少。我国磷矿床大部分成矿时代久远,埋藏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为薄至中厚层。这种产出特征给无论是露天还是地下开采,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往往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开阳磷矿区地质构造尤为复杂,世界采矿界三大难题:缓倾斜、中厚矿体、顶板不稳固,都集中显现在开阳磷矿区的矿体赋存条件上。而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则属世界性采矿技术难题。

  然而,绳武发现使得在洋水沟深山沉睡了上亿年的“难采之最”终于迎来了它的克星——喜欢征服自然和创造奇迹的开磷人。

  四、深山拓荒者

  1958年10月20日,洋水沟(开阳磷矿)以它特有的绵绵细雨迎来了安营扎寨的第一批拓荒者:100多名从成都军区教导团集体转业的青年军官,背着美式卡宾枪,在洋水河边的荒草滩上落户了。

  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在开磷十里矿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它赋予开磷人的一半是得天独厚的富矿,一半是艰辛与磨难。

  据当时随成都军区教导团转业来到开磷的少尉排长许功实回忆:1958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冷。成都军区训练团100多名排以上干部和个别士兵在政委张小丰和副团长刘志忠的率领下,拆下肩上的军衔肩章,从成都简阳出发,经过3天的行程才到达贵州,接着又奔赴贵州开阳县用沙坝石笋沟(当地叫鬼门关)的地方。站在关口,看见云贵高原的巍峨大山,一片云海茫茫,细雨绵绵,瘴气弥漫,怪石嶙峋,没有人烟。山下是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在这片原始森林里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声。从部队来时即告之在开阳这一片原始森林里又是一个地形十分复杂的地方,当时内部通报:在台湾国防部保密局的沙盘上,贵州开阳洋水一线是美蒋特务理想的空投地方,被插上了小旗。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