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波:
发展脲铵氮肥意义重大
脲铵氮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但它不是一种“新化肥”,根据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4214-2011《脲铵氮肥》中的定义,脲铵氮肥是指含有尿素态氮、铵态氮两种形态氮元素的固体单一肥料。脲铵氮肥的增效机理是减少氨的挥发损失,改变土壤环境,降低脲酶活性;利用铵态氮肥生理酸性特点,降低土壤pH值。减少硝态氮淋失和反硝化损失,提高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发展脲铵氮肥的意义首先是有效节能减排。从脲铵氮肥增效机理和肥效试验结果看,脲铵氮肥主要发挥不同形态氮肥间的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氮肥制造要消耗大量煤、天然气、原油等能源物质。提高氮肥利用率,可减少制造氮肥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还可以有效减少流失的硝态氮对水体的污染和反硝化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其次是开创不同形态氮肥协同效应研究的新局面,丰富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国际上不同形态氮肥混合而成商品肥料有很多种。目前,此类商品肥料在中国刚刚起步,仅有脲铵氮肥、硝酸铵钙开始工业化规模生产。不同土壤对各种形态氮肥转化存在差异,不同作物对各种形态氮素喜好程度也有差异,测土配肥方案中考虑不同形态氮肥的搭配有重要意义。
最后,综合利用各种副产氮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尿素是中国最主要的氮肥品种,氯化铵、硫酸铵等氮肥品种,以及必须防爆改性处理后才能农用的硝酸铵,仍是中国氮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小品种氮肥大多是呈粉末状或小晶粒状,不便于均匀施用,也不适于机具施用。发展脲铵氮肥等混合型商品氮肥,可以对各种副产氮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同时脲铵氮肥可有效利用全国季节性闲置的复混肥料生产装置。作为一种新型肥料产品,脲铵氮肥的发展还需要包括新型肥料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在内多方面的共同推进。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教授 张承林:
我国农业应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
水溶性肥料主要指“水溶性复混肥”,分为有无机型及有机无机复混型两大类。形态上有固体与液体两大类。水溶性肥料的主要特点:养分含量高,营养较全面;杂质少,一些配方完全水溶;以聚磷酸铵为原料的水溶肥具螯合微量元素功能。所有有设施灌溉的地方都可以用水溶肥料。通过灌溉设施施肥称为“水肥一体化管理”。水肥一体化技术省水、省肥、省工、高效、增产。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的节水农业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作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重要配套产品,水溶性复混肥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目前限制我国水溶肥料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标准还有待完善;基础原料缺乏,如聚磷酸铵、硝酸铵限制我国水溶肥料发展的因素;对含氯及含硝态氮基础水溶肥料的错误认识限制了这些原料肥料的应用。
政府应该在补贴灌溉设备的同时,也补贴水溶肥料企业。因为两者是同等重要的。另外, 对水溶肥料企业应该减免税费、享受运输优惠。在政策资金上扶持水溶肥料企业发展。还有就是 政府应大力组织水肥一体化技术及水溶肥料应用知识的培训、示范。将推广应用水溶肥上升为政治任务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的水溶肥料,保护守法企业的利益。还用尽量简化登记手续,减轻企业负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赵秉强:
发展增值尿素提高氮肥利用率
开发产能高、成本低、利用率高、损失少、增产效果好、环境友好的增效尿素新产品,无论在节约资源、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节本增效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值尿素是在基本不改变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简单设备,向尿液中直接添加增效剂所生产的尿素增值产品。
增效剂是指利用海藻、腐植酸和氨基酸等天然物质经改性获得的、可以提高尿素氮肥利用率的物质。增值尿素产品具有产能高、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增值尿素产品应符合以下原则:含氮量不低于46%,符合尿素产品国家标准;可建立添加增效剂的增值尿素质量标准,具有常规的可检测性;增效剂微量高效,添加量在0.5%。-5%。之间;工艺简单,成本低;增效剂为天然物质及其提取物或合成物,对环境、作物和人体无害。
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团队经过近10年的努力,开发出发酵海藻液、锌腐酸、禾谷素等系列尿素增效剂和相应的系列增值尿素新产品。海藻酸增效剂及海藻酸尿素,海藻酸增效剂是以海藻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备小分子的发酵海藻液增效剂。锌腐酸增效剂及锌腐酸尿素,锌腐酸增效剂是以风化煤、褐煤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提取高分子活性腐植酸,通过螯合技术制备的尿素增效剂。禾谷素增效剂及禾谷素尿素,禾谷素增效剂是以天然谷氨酸为主要原料经聚合反应而成,通过螯合技术生产的尿素增效剂。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王好斌:
降低成本是缓控释肥料发展的必由之路
缓控释肥料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今化肥的发展方向。发展缓控释肥料的意义在于节约日益紧缺的资源和能源;降低因施肥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减少施肥次数,降低施肥人工及机械成本。
而缓控释肥料中的包裹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包裹另一种植物营养物质而形成的营养复合体。这一概念由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许秀成教授等在其发明专利中首先提出。包裹肥料的技术特点是以微溶性肥料为包裹层,采用反应性粘结剂,形成致密包裹层;肥料的缓释化与复合肥同步完成;无干燥工艺,节约能源;包裹层中可添加微量元素、农药等。包裹肥料产品的特点是产品所含成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环境友好;产品性能均一,每粒产品具有相同的组成及性能,肥力供应持续均衡,无需与其他肥料掺混使用;养分配比可调,直接生产作物专用肥系列产品;富含作物所需中量营养元素;低成本,适用于大田作物。
我国缓控释肥料经过二十年来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科研、生产体系,产品进入农业市场,并被农户所接,但缓释肥料价格偏高的问题依然存在,是影响推广速度的主要因素。
缓控释肥料的意义在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减轻环境负担,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从研究开发的角度,不断降低成本是缓控释肥料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樊小林:
缓控释配方肥是我国肥料的发展方向
中国缓控释肥料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缓控释肥料产业和环境友好性农业的迅速发展。缓释肥料包括硫衣尿素、树脂包膜硫衣尿素、脲甲醛肥料、异丁叉二脲、稳定性肥料)。控释肥料包括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复混肥、树脂包膜氯化钾、树脂包膜磷酸二铵等。控释配方肥料以PCU、SCU或PSCU为缓控释氮源的掺混肥料,也称之为营养同步肥料。是目前农业部大力推广的,物化了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和技术或物化了平衡施肥理论与技术的缓控释肥料。
我们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控释配方肥在香蕉、菠萝、甘蔗、荔枝、龙眼、叶菜、果菜大田生产上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和增收效果。控释肥料在香蕉、花卉、蔬菜育苗中具有水溶性化肥不可取代的优势作用。
大田作物施用缓控释肥料的主要原因是:华南乃至全国劳动力价格高涨,大田追肥的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需要一基免追、或一基少追技术;修复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破坏、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耕地质量问题需要既少施肥,又不减少有效养分投入,要求缓控释技术和肥料;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要以缓控释肥料为载体,以肥料物化物化平衡施肥理论和技术,通过缓/控释肥料的推广应用,自然而然的把平衡施肥理论和技术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为减少化肥浪费可能造成的大气、土壤和水系污染,也需要缓控释技术和肥料。东北、西北、内蒙等地区,作物生长期间雨水少,追肥效果差,需要基肥一次施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