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6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烟台苹果事件 促进全面认识石油农业

子 思

  近期媒体曝光烟台苹果是在农药袋子里长大的,一时间引起社会关注,身边很多朋友再次感慨,中国还有啥可以放心吃呢?这里我不想为烟台苹果辩护什么,我只是想通过此事思考一下,化工农业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因为我们对石油农业的认识不够,从而产生的担忧。

  因为食品问题被揭露太多,消费者一旦听到问题农产品也是大呼上当,实际上是我们对目前进入的石油农业时代并没有正面、全面的认识。大家都觉得工业化的食品可能不安全,希望食用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有时候企业的宣传也存在误区,比如说把一些品牌较好的农产品习惯地介绍成“绿色”或“有机”等,无形中让消费者对这些农产品产生错觉,对一些本来正常的事情不能接受。记得在一次活动中,拿着企业发的苹果,我没有洗就吃了一口。被一位老大爷看见,连忙阻止我,大呼:“小伙子要注意,苹果上那么多农药、化肥,别吃坏了。”对于他的说法,笔者不以为然。要说苹果表面有农药还可信,这化肥也跟这农药沾光,跑到苹果表面了?事实上,这样的消费者很多,他们也最容易被误导,也对农产品安全产生质疑。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是发达国家以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农业的总称。事实上,化工产品在农业中的使用已有很多年,从全世界范围看,化工品的使用对农业生产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没有化肥、农药的增产作用,谈何保证地球这么多人的粮食安全?只是最近几年因为物质生活充足,大家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开始追求“有机生活”,“ 绿色生活”。这种强烈的诉求,让那些打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旗号的农产品很容易为大家接受,而愈加反感用化工产品种出来的农产品。这种对比,让消费产生错觉。当然,如果过多不当地使用化工产品,当然也会对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烟台苹果遭到质疑也很自然。

  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变和量变的区别,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工产品来稳产增产,提高品质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适度、适量。而媒体在报道时,也应该更客观公正,让每一个消费者了解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什么样的农产品才是社会主流,全面认识石油农业利弊,而不是让消费者在一次次曝光中对农产品安全失去信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