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资经销商最头痛的问题:一是市场上农资产品太多,无从下手选择好产品,二是如何才能给农民做好服务。” 6月3日,在陕西渭南召开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西北地区推广大会上,一位渭南经销商的发言代表了当前基层经销商的共同疑惑。
“这也是我们此次召开推广大会的目的。我们希望通过打造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这种模式能够真正解决工厂、经销商、农户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总经理刘庆胜说。当天,由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陕西稼丰农资集团承办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西北地区推广大会隆重召开,来自中农控股“中国农资”品牌系列产品供应生产厂家、以及渭南地区经销商、种植大户代表300余人共同探讨了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模式在陕西地区的发展前景。
小型合作社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据了解,今年是中农控股将此前在河北、湖北、吉林、广东、江西等省份试点建设小型合作社模式的成功经验向全国全面推广的第一年,此次会议也是中农控股第一次在西北地区召开大规模的推广会议。“我们希望通过在渭南地区的推广树立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模式在西北地区推广的一面旗帜,服务更多的经销商和农户。”刘庆胜说。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农资流通企业为农服务的新模式,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小型合作社能够解决基层农业生产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以及搭建一条贯通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户和市场联系的桥梁,将经销商和农户变成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强者。”刘庆胜在推广大会上表示,目前在农资市场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要真正把化肥厂家、经销商和农民联合起来,共担其责、共享其利、抵御风险,使厂家产品有市场,经销商经营有保障,农民施用优质肥,还是业内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农资企业来说,如果还像过去那种单纯代理品牌,一买一卖的经营模式,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必须要研究服务新模式。而通过此前两年多在其他地区的尝试结果表明,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是一条可行之路。“这也是中农控股敢于把小型合作社在西北推广的重要原因。”
“小型合作社的优势在于通过集中土地、规模化作业、科学种植、提供增产增收方案、农产品收购加工等服务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而对于经销商来说,由原来的买卖商转变为物流商、服务商、信息商。而且由于吸纳农户成为社员,变过去的买卖关系成为利益共享的合作组织,从而顾客群体更稳固,也会赢得持续升高的利润。”此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中农控股合作社网络连锁分公司西北大区经理张斌也告诉记者。
厂商紧密合作保障小型合作社顺利推进
和以往的推广大会有区别的是,此次推广大会上,中农控股还邀请了来自中农大丰公司、山西红星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神农行公司、西班牙Lida肥业公司、西班牙Moreda公司等国内外中农控股产品主要供应厂商以及合作伙伴代表与会,深入探讨如何将质优价廉的好产品通过小型合作社的模式更好地推广下去。
会上,生产企业代表分别针对各自公司的优势产品特点进行介绍。通过优势合作伙伴的讲解,不仅让在场的经销商和农户更加了解中国农资品牌系列产品特点,也使得他们对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产品供应、物流保障更有信心。当天下午,西班牙Lida公司Mohamed Kamel博士和Moreda公司Joaquin Martinez博士还专程来到渭南地区葡萄园参观考察,并针对该公司生产的镁、钙类中微量元素产品进行现场示范讲解肥料的施用方法。
“现在,生产企业有很多好的产品,但是苦于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广下去,让农民了解并科学使用。我们很看好中国农资市场,也很看好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这种服务模式,希望通过小型合作社能够将更多的产品推广下去。”Mohamed Kamel博士和Joaquin Martinez博士对小型合作社的看法代表了生产企业的共同心声。
除了生产企业,甘肃省农资公司也作为中农控股合作伙伴代表应邀与会,他们对小型合作社模式也赞不绝口,“这个服务方式很好,回去之后可以在甘肃找一个县来作为试点推广。”甘肃省农药化肥质检站站长、甘肃省农资公司商品检验科科长傅燕玲说。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贴心服务”
“现在各类专业合作社很多,有农民自发组织的,也有经销商组织的合作社,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和这些合作社的区别在哪?”活动过程中,有媒体提出疑问。
“过去卖农资产品都是自上而下,厂家提供什么产品,经销商就卖什么,农户就用什么,但在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中,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服务。”面对疑问,刘庆胜作出解释,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特色就是通过组织专家向农民做农技推广,收集农民对农资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发展“订单农资”,并全程农化跟踪指导,并且还积极探索开展租赁土地、农产品回购、加工等业务,通过打造完整产业链,实行打包农业。此外,作为小型合作社的发起者——中农控股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从品牌、产品、物流、资金、农化、政策等方面可以给社员提供的服务都是其他自发组织的合作社难以媲美。
“这个服务很实在,也正是我们需要的贴心服务。”赵中灵,渭南当地的种植大户。这个朴实的农民在4个多小时的会议中一直专心听讲并且做笔记。他告诉记者,他种了20多亩麦子,5亩西瓜和6亩多枣,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选择农资产品和获得配套的农化服务。“我算是村里比较重视科学种田的了,但是获得科技服务、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还是太少,如果小型合作社在陕西进行推广,我一定积极加入。” 赵中灵说。
稼丰农资集团总经理赵渭乐也是今年首次参与到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的建设中来,“过去我对小型合作社总是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和连锁、加盟一样,都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总以为中农控股作为国字头大企业,肯定会高高在上,不会把为农服务扎扎实实做到基层。但在深入了解小型合作社的业务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及在其他地区发展的状况之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小型合作社是一个好模式,中农控股也是一个做实事的公司。我们将积极主动地参与、加入到小型合作社模式中来,使这一先进的农资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壮大发展。”